育种对玉米产量增长的贡献(节选第四章) 相反 尽管有的时候育种者想要改变某些性状 那些性状却没有按照预定方向发生变化 或者变化得很小 正如第二章的D节所述 分类描述各类性状的变化趋势是很重要的研究方.doc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育种对玉米产量增长的贡献(节选第四章) 相反 尽管有的时候育种者想要改变某些性状 那些性状却没有按照预定方向发生变化 或者变化得很小 正如第二章的D节所述 分类描述各类性状的变化趋势是很重要的研究方
育种对玉米产量增长的贡献(节选第四章)
Donald N. Duvick
Iowa?State UniversityAmes, Iowa 50011
Advances in Agronomy, Vol.86, 2005. 83-145.
Duvick博士是先锋公司的首席科学家,退休后保留Iowa大学教授的头衔,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下面是Duvick教授在病榻上写就的最后一篇重要论文。他一生写了很多类似的阶段性研究报告,但在这篇文章里,他谨慎地概括了一生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美国没有栽培学科,有作物生理学;美国没有栽培学家,只有农学家。Duvick教授就是专门研究玉米育种理论的农学家,他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美国和世界的玉米育种方向。我反复说,育种家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把自己想象成农业科技领域的龙头老大,这个想法就是从Duvick教授得到启发。而中国的“栽培专家”也有必要学习美国农学家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几十年来,我一直追踪阅读Hallauer和Duvick这两位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主要文章,曾经面对面讨论学术和咨询,从中学习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经验,受益匪浅。以前曾经说过,人的一生研究透一两句话就很不容易,说的就是这两位教授。你看,他们对世界玉米育种的理论贡献概括起来就那么一两句话,可就这一两句话,有些人却一辈子也理解不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前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然后解决面前的实际问题。国内也有人研究过中国玉米品种的性状演变和育种目标,但研究思路盲目,数据处理方法不妥,结果成了一堆垃圾。那么怎样才能既科学,又严谨呢?做研究要从学习(study)开始。Study既是学习又是研究。学习是研究的开始,从学习入门,然后动手实践,才会有创新,才会解决实际问题。我一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障碍。一些传统观念有利于保持稳定,但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科技进步。所以,中国玉米科学家屡屡与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擦肩而过,就在于思维方式束缚了头脑,限制了研究思路。我们要学会“钻进去,跳出来”的研究思路,不但要深入分析数据,还要学会归纳与概括;不但要细致分析,还要学会抽象,学会粗线条认识问题。2005年,我曾经邀请Duvick教授来中国访问并参加第九届亚洲玉米大会,尽管他已经完成这篇重要的文章,但疾病折磨已经不允许他承受长途旅行的颠簸。这使我非常遗憾。我翻译这篇文章,以表达对Duvick教授的追思和敬意。Duvick教授的论文很长,我只把最后一章(结论部分)译成中文,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张世煌I. IntroductionA. Maize Yield Trends During the Past CenturyB.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Upward Yield TrendsII. Genetic Gains in Grain Yield of HybridsA. Previously Reported Genetic Yield GainsB. Recent Estimates of Genetic Yield GainsC. Estimate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Breeding to Total Yield GainsD. Changes that Have Accompanied Genetic Yield Gains in HybridsIII. Genetic Gains from Population Improvement?A. Comparisons with Genetic Gains in HybridsB.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Population Improvement and Pedigree BreedingIV.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A. Possible Reasons for Genetic Yield GainsB. Potential Helps or Hindrances to Future Gains in YieldC. PredictionsReferences四、分析和结论(一)遗传产量增益的可能原因本综述表明,在过去70年里,玉米育种者已经成功地提高了杂交种的产量能力,而产量的遗传增益仍保持线性增长。随着产量能力的增长,其他性状也伴随着发生了良性变化。这些性状的变化方向有些是人为的,有些不是人为的,至少不是预先规划的改良方向。相反,尽管有的时候育种者想要改变某些性状,那些性状却没有按照预定方向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得很小。正如第二章的D节所述,分类描述各类性状的变化趋势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口市教学设计一等奖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Our Hobbies Topic 1 What’s your hobby Section A.doc.doc
- 固体散货安全操作规则00.doc
-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总汇(生字表,扩词,古诗,同音字,反义词,笔画,易错字笔顺,形近字等)1.doc
- 植物工厂可行性分析报告(可编辑).doc
- 郑州网通神秘顾客培训资料_[全文].doc
- 经济论文—浅析新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效用.doc
-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范本)---凹印.doc
- 育婴师考试试题精选.doc.doc
- 行业资料水生植物栽种工艺.doc
- 自制监狱专业基础知识部分笔记.doc.doc
- 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惩治和预防腐败【精品文档-doc】.doc
- 行业分析报告第2次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数据报告(摘要).doc
- Audit approach to evaluating performance.Image.Marked文档.pdf
- 银行会计核算论文银行电子商务论文 浅析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对商业银行投资组合的潜在影响[精品论文].doc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2011版).doc.doc
- 杨志军:统筹规划、重点落实、确保成效全面推进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doc
-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第六单元课后习题答案.doc
- 站台雨棚钢结构工程承包合同(定稿)2010年8月10日.doc
- 英语辩论-男人和女人谁对社会的贡献大.doc.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