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
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
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2017·全国卷Ⅲ,31
2016·北京卷,37
2016·浙江卷,19
2015·全国卷Ⅱ,31 侧重于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基本政策和措施,试题的解答角度是结合这些举措的时间,明确当时新中国国家建设的基本需要和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把握这些举措对新中国和人民的教育、生产、生活的内在关系分值:2~10分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目的: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成就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__原子弹__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东方红一号__”,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3)意义:打破了美、苏两国__核垄断__及对中国的核威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中国国防。
2.载人航天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2003年10月15日,“__神舟五号__”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果: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南优2号__。
(2)评价: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__水稻杂交__优势的第一人;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4.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
①成就: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__银河—Ⅰ号__”计算机。
②地位:中国高性能__巨型计算机__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③意义:加速了国家__信息化__发展。
(2)生物技术
①1965年,人工合成__结晶牛胰岛素__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②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我国政府最终确定每年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是因为( B )
A.1964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C.1980年的这一天,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
D.2003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解析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空间技术,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故B项正确;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使我国进入核国家行列,与航天事业无关,故A项错误;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与“航天日”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是航天技术成就,但晚于B项,故D项错误。
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1.制度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以及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
(2)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例题】 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C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都希望其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与多边形.ppt
- 第1课时 单音与合声.ppt
- 第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pptx
- 第1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课件.ppt
- 第1课时 让我们选择坚强.ppt
- 第1课时 圆的性质及其证明与计算.ppt
- 第1课时 增加细节,让文章丰满起来.ppt
- 第1课时 维护秩序.ppt
-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ppt
- 第20讲 化学能与热能.docx
- 第一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练习-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河北省2025秋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图形的相似25.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课件新版冀教版.pptx
- 第三节瞬时速度平均速度.ppt
- (2026年)实施指南《GBT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pptx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讲义.ppt
-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练习-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电压 常见题型总结练(二)-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2026年)实施指南《GBT16666-2012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pptx
- 2025年大学生财务会计实习工作总结(三篇).docx
-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df
最近下载
- 自愿赠予钱财协议书.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山西版(2017)第二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单位.pdf VIP
- 1:2023年地形图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docx
- 北京798艺术区改造案例分析.doc
- 跨学科实践:调查机械并制作机械模型(教学设计)物理苏科版2025九年级上册.docx
- 新质生产力系列专题(七):科技股盈利提升之路有哪些?.pdf VIP
- 新质生产力系列(三):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投资-240621.pdf VIP
- 《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docx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第2版)-教案 李国强 第4章 发现创业机会.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