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校本练习.doc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校本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本练习必修一专题二近代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选择题 1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凸显了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英战争 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战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本质上反映了(  )(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甲午战后,朝臣和士大夫纷纷上折条陈反对议和。翰林院侍读奎华等一百五十五人联名上书认为“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材料表明这些朝臣和士大夫们(  )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严重冲击 B.认为法英俄是继日后侵华的主要敌人 C.强烈要求变法图强 D.对当时外时局的认识比较清醒 6“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7《庚子西狩丛谈》记述:“先是直境义和团纷起,群信为天神下降。盖民间感于历国耻,及各处教堂教士之蛮横,排外之心甚热,亟愿台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以故邑有识士绅,亦洋洋乐道其事。”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  ) A是甲午战败的结果 B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具有强烈的爱国性 D导致了清统治集团瓦解 9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国问题》一书说:“甲午战争,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 C.陈独秀、李大钊 D.孙山、黄兴 10《二十世纪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1938年安庆、九江、岳阳先后沦陷,湘鄂赣边区成为第九战区的前哨阵地,军委会就曾指示 “第九战区以九宫山、幕皋山一带为根据地,‘适机积极行动,夹击转攻武汉之敌,同时截断敌后方之联络线。”这则指示说明(  ) A.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导致第九战区败退不断 B.八路军深入敌后坚持游击战消耗日军 C.相持阶段国民党抗战趋渐消极防御,正面抗战依靠阵地战战术 D.国民党实施建立根据地进行游击战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游击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  )20世纪30年代,蒋廷 A.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B.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  )(  ) A凸显了百团大战在八路军抗战全局的意义 B说明了百团大战体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征 C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 D表明共产党领导军民取得正面战场重大胜利 17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19鸦片战争,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 “广州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