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21、论语十则课件》初中语文冀大版七年级上册.ppt

《第五单元——21、论语十则课件》初中语文冀大版七年级上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声 明 本教学光盘由语文周报社策划、制作、统一发售,严禁复制、刻录及其他侵权行为,违者必究。 10 《论语》十则 了解孔子 了解《论语》 走进“三孔” 聆听感受   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仁”,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至圣”,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返回 请同学们先说说你所了解的孔子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返回   你对《论语》了解多少?请你先简介一下。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 孔子墓地 返回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你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停顿了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按一定的时间” 或“及时” “温习”或“复习” “愉快”或“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志同道合的人 愉快、高兴 了解 知道 怨恨 品德高尚 的  人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 旧知识 有新的 体会和发现 成为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w?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思考 迷惑而 无所得 (陷入邪说的)危险 空想 4.由,诲女(r?)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通“汝”你 对待知与 不知的态度 知道 通“智”,智慧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耻,认为……可耻。 因此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识,记 满足 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足而让自己努力避免。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边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逝,流逝。舍,停止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经思,无益,不如学也。” 曾经 求知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   请同学们按照以下提示从十则论语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 * * 8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