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课件热点-主题四-东西方的近(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发展道路的得与失.ppt.pptVIP

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课件热点-主题四-东西方的近(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发展道路的得与失.ppt.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课件热点-主题四-东西方的近(现)代化道路—中国式发展道路的得与失.ppt

解析 观察曲线图可知,图片曲线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①属于农耕文明,②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 ②应该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B项错误; ③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D两项错误。 答案 A 9.“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 A.由于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 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 C.苏维埃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难 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 解析 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既不能掠夺他国,又不能借外债,因此只有实行农业集体化,利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故选C项。 材料并没有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陷入困境,A项错误; 据材料可知当时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经被打退,B项错误; 当时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D项错误。 答案 C 10.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指的是(  ) A.经济近代化 B.政治民主化 C.军事科技化 D.文化大众化 解析 甲午战后“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指之后从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故B项正确; 制度方面学习西方的维新变法与经济近代化、军事科技化无关,故A、C项错误; 此时还未进入大众层面近代文化的启蒙,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 ——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 解析 本题以近代化史观中的世界经济近代化作为主线索,结合整体史观部分内容,考查世界经济近代化的原因、条件及带来的影响。材料四还结合中国的近代具体国情考查中国经济近代化面临的困境和启示。本题涉及的时间跨度大、中外结合,并体现历史教育的现实作用,有很强的高考命题特征。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体世界的出现,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