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坡羊·潼关怀古⑴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⑵,波涛如怒⑶,山河表里潼关路⑷。望西都⑸,意踌躇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1.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
答: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2.仔细品味“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说说“聚”、“怒”两个字好在什么地方。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的地理位置,暗示潼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引出下面的感慨。
3.作者西望长安,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长安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它曾是何等的繁荣昌盛,可是眼前的景色是一片凄凉,宫阙万间都化为废墟,作者看罢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4.谈谈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理解。
一代王朝兴起,必定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
一代王朝灭亡,在战争中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朝代不断更迭,可百姓却深受其苦。此句是全曲之眼,揭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曲中“踌躇”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踌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以及对战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背默填空: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 ; ,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统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是 , ;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潼关的险要的地理位置,暗示潼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历史上有许多的怀古咏史诗,如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都表明了对历史成败的一种感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也表达了此中感慨的句子是: ,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赤壁》咏史诗 整体理解:
前两句为叙事:写兴感之缘由,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后两句:抒发议论感慨,点明主题。
1.请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答:借古物来表达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赤壁》开头以折戟写起的作用。
这小小的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从“将”、“磨”、“洗”、“认”一连串的动作中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3.最后二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
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4.这首诗(后两句)运用的抒情方法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古抒怀,借周瑜与曹操的故事,在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机遇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徒有政治军事才能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郁郁不平之气。
5.“二乔”在诗歌中代表什么?后两句运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是什么?
“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诗人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假设以二乔归于铜雀台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巨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策,极其耐人寻味。
背默填空:
1.《赤壁》一诗中诗人感慨英雄成败的两句诗(蕴含机遇造就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是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如果没有借得东风,孙刘联军就无法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正所谓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表示“沙里沉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完整版——约翰.墨菲.doc VIP
- 秋季养生ppt课件.pptx
- 2023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真题.docx
- 课程设计-基于systemview的2ask信号调制与解调 .pdf VIP
- 2023年北京电影学院部分专业历届校考真题汇编.pdf VIP
- 絮凝剂对MBR活性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pdf VIP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九三阅兵:这一刻,与祖国同频共振.docx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英语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冲刺模拟试卷-辽宁地区-学生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