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赤壁赋1-
作业: 1、熟读《后赤壁赋》(至少4遍),按照自学的要求,完成作业:段意、重点词语以及意思(与过去要求不一样)、评点 ——写在作业本上 2、背诵讲义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杜牧)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从)雪堂(出发),将归(回)于(到)临皋(gāo)。二客从(跟着)予(我)过黄泥之坂(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霜露既降,木叶(木叶:树叶)尽脱(落),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回头看)而乐之(很喜欢这景色),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已而(过了一会儿)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指鱼肉等荤菜 ),月白(亮)风清(幽静美好的夜晚 ),如此良夜何!”(如……何:把……怎么样。全句: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 )客曰:“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举(撒)网得(捉到了)鱼,巨口(大嘴)细鳞,状(形状)如松江之鲈(鱼)。顾(但是,却)安(哪里)所得(得到)酒乎?”归(之,家)而谋(商量)诸(之于,同妻子)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您)不时之 需(随时的需要)。 第一段段意: 描写初冬的月色之美,激起游兴,为重游赤壁作铺垫。 评点: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廖廖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一段主要写什么?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作者的心情可用文中的哪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黄泥坂夜游。作用:为游赤壁作铺垫。心情:“乐”。 于是携(带着)酒与鱼,复(又)_游于(到)赤壁之下(状语后置)。江流(江中流水)有(发出)声,断岸(陡峭的江岸绝壁)(有)千尺;山高月小,水(江水)落(退落)石出。曾(才)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予(我)乃(于是)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而上,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踞虎豹,(蹲坐在形似虎豹的山石上)登虬(qíu) 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攀栖(鸟宿)鹘之危巢(筑在悬崖高处的鹘巢)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盖(发语词,不翻译)二客不能从(跟从)焉(助词,不翻译)。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意,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声让)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起波涛)。予亦悄然(静默的样子)而悲,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而恐,凛乎(畏惧)其不可留(停留)也。(全句:我也默默地感到忧伤,感到紧张,害怕,不敢停留了)反(同“返”)而登舟,放乎(于)中流,(把船划到江心)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焉,于此,于之:在那里) 第二段:写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1、秋天的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感慨:借不同季节的山水变化,抒写对人生沧桑的慨叹 3、游览(1)履,披,踞,登,攀栖,俯。(2)划然长啸 2、看到赤壁的景物,作者有何感想? 明确:“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作者感到人生有限短暂、命运的虚幻易变,从而感到无奈。 3、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明确:①、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 ②、宣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 4、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 明确: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深感个体的渺小;仕途上的坎坷与挫折让苏轼心生忧伤、恐惧。 5、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修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 总结:夜游赤壁情感经历的变化: 江山不可复识 ——无奈 ↓ 划然长啸 ——激昂 ↓ 凛乎不可久留 ——悲、恐 ↓ 听其所止而休 ——淡泊 第三段: 写入睡而梦 第三段 时夜将半(半夜),四顾寂寥。(环顾四周,寂寞冷清)适(恰逢)有孤鹤,横(飞过江面)江(向)东(飞来)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