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矿井如何建设高产高效的几点做法.doc

老矿井如何建设高产高效的几点做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矿井如何建设高产高效的几点做法

老矿井如何建设高产高效的几点做法 摘 要 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的发展,在提升生产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了近几年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原煤生产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老矿井;技术创新;建设;高产高效。 1 矿井概况 窑街煤电公司三矿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井田走向长4.2 km,倾斜平均宽0.8 km,面积3.13 km2。三矿胶带斜井于1966年11月26日开工兴建,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1974年4月28日正式投产,1984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二矿四号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煤电公司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高产高效之路,1999年1月31日将原四号井与胶带斜井合并,成立新的三矿胶带斜井,当年见效,生产原煤达到153.188 8万t,使矿井的生产能力从原设计的90万t提升到150万t以上,为今后矿井的生产能力再次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21世纪,三矿依靠科技进步,走减人提效、高产高效、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矿井的道路,原煤产量逐年上升,2005年原煤产量达到200万t。 2 对采区、工作面进行资源整合 两井合并后,共有6个采煤队、3个煤巷掘进队、5个岩巷掘进队,经常造成采掘接续紧张、脱节。采煤方法有炮采、机采、综采不等,且采区与采区、工作面与工作面之间留煤柱较多,煤炭丢失严重、效率低。对采区重新进行了科学合理划分,将原来的四、五、六3个采区根据煤层赋存特点划分为新的四、五、六3个采区,每个采区里面布置1个走向在600~1 000 m、倾斜宽度为煤层厚度(煤层厚0~94.35 m、平均厚24.91 m)的综采工作面。每个工作面均按12.5 m分层。这样,每个工作面的回采煤量在50万~80万t,减少了工作面以前人为划分的块段、个数,取消了以前各块段间的煤柱,增加了开采煤量。 根据确定的工作面个数,合理配置采掘队伍,按照近期、中长期、长期采掘关系,采、掘工艺、设备状况等重新组合配置了3个综采队,2个煤巷掘进队,3个岩巷掘进队共计8个采煤、掘进队,从建制上减少了6个采掘队,而原煤产量、掘进速度均大量增加,大大提高了单产单进,提高了效率。 3 改进采掘方法、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窑街三矿原来的采煤方法为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炮采、综采放顶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作面两端头采用“四对八根”矿用花边梁、木质大板梁进行支护。工作面巷道掘进采用打眼放炮落煤、架棚支护(工字钢棚、木棚),这种采煤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和不断总结,已是一套成熟的采煤方法,并有一套成功的管理经验。 随着矿井的发展,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工作面的产量又成了新的问题,提高工作面的单产不外以下3条途径:一是增加工作面的长度;二是增加工作面的分层顶煤厚度,也就是增加工作面的开采高度;三是提高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从这3条途径入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三矿为急倾斜特厚煤层,条状展布,煤层倾角为45°~58°,煤层厚度为0~94.3 m,水平工作面的长度只能是煤层的水平切面的倾斜长度,要想增加工作面的长度,只有将水平分层变成倾斜分层,且倾斜角度越大,得到的倾斜长度就越长。为解决这个问题,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解决办法,确定先以20°的幅度进行倾斜分层,分层工作面长度在现有的基础上可以平均增加2~3 m,按照1 000 m的走向,12.5 m的采高进行计算可增加3万~5万t。待取得工业性实验数据后,再继续增加倾斜分层的角度来增加工作面的长度,找到适合三矿的最佳倾斜分层角度和工作面倾斜长度。 开采高度经三矿的多年实践经验和与西安科技大学联合进行研究,得出采放比关系为1∶4比较适合,放出的煤量为最多,开采率达到85%以上。三矿现采工作面的采放比基本为采高∶放顶高=2.5∶10,符合这个经济技术参数,所以再增加分层顶煤厚度从经济技术考虑是不合理的。 提高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首先淘汰了落后的炮采放顶煤工艺,矿井全部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其次大量推广应用煤巷锚网支护技术,重点进行支护工艺的改革,将适合锚网支护条件的地段全部推行锚网支护,一方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的支护理念,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增加了支护的性能,最主要的是方便了工作面开采期间提高推进速度,尤其在工作面上端头支架后,减少了端头回撤巷道支架的工序。再者引进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架,从落煤、支护、顶板管理、煤炭运输全部实现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面的推进速度。现在三矿的工作面推进速度平均达到85 m/(月·面),最高时可达110 m/(月·面)。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