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章 油气水的组成及性质
三、天然气的分类 存在的相态:游离态、吸附态、溶解态、固态气水合物 分布特征:聚集型、分散型 与石油产出的关系:伴生气、非伴生气 产 状:气藏气、气顶气、溶解气、凝析气、固态气水合物等 天然气的分类 气藏气: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 1、气藏气 甲烷含量在气体成分中常占95%以上,重烃气含量极少,不超过1-4%,属于干气(贫气) 。 冀中坳陷赵兰庄构造Ek-Es4:高压硫化氢气藏,硫化氢92%;——与地层中含石膏有关 济阳坳陷平方王油气田下第三系天然气:二氧化碳63-66%;——与玄武岩与石灰岩接触的加热分解有关 2003.12.23 重庆川东北气矿特大井喷事故 2003.12.23日晚22时15分,重庆开县高桥镇小阳村黄泥垭口附近,正在施工的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井发生井喷事故,混有剧毒硫化氢毒气的天然气冲天而起,冲高30米左右,并迅速向高桥镇、正坝镇、麻柳镇等附近乡镇蔓延。事故造成243人死亡、数千人不同程度受伤。 *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 组成和性质 第八章 第一节 石油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节 天然气的组成和性质 第三节 油田水的组成和性质 第一节 石油的组成和性质 一、基本概念 二、石油的化学成分 三、石油的物理性质 石油:存在于在地壳岩石空隙(孔、洞、缝)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的可燃有机矿产。 一、基本概念 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 2、石油沥青类 1、石油 3、可燃矿产的类型 气态可燃矿产:如纯气田的气体、煤田气、沼气、泥火山气等; 液态可燃矿产:以石油为代表; 固态可燃矿产:如沥青、地蜡、煤、油页岩、硫磺等 1、石油的元素组成 (1)主要元素:C、H、O、S、N 重量百分比一般为 C:84-87% ; H:10-14%; O+N+S:1-4% ① C、H:占绝对优势,总量达95-99%,主要以烃类形式存在。 ② O、N、S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二、石油的化学成分 海相石油: V、Ni含量高,且 V/Ni>1 陆相石油: V、Ni含量低,且 V/Ni<1 尤其是钒(V)和镍(Ni)是分布普遍并具成因意义的两种微量元素,利用钒、镍含量及其比值(V/Ni)已被用来确定生油岩的沉积相、油源对比等。 (2)微量元素:除了以上5中主要元素组成之外,在石油燃烧后所剩下的无机矿物残渣(石油的灰分)中还发现了50多种微量元素,如 Fe、Ca、Mg、Al、V、Ni等。由于它们与自然界有机质的微量元素组成十分相近,因此被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证据之一。 我国部分原油中的钒、镍含量 9.0 <1 大 港 13.6 0.72 孤 岛 2.5~4.97 0.34 胜 利 3.8 <0.02 大 庆 镍, mg/L 钒, mg/L 原 油 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非烃类化合物 烃类化合物 烷 烃 环烷烃 芳香烃 含氧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① 烷烃:又名脂肪族烃,通式为CnH2n+2,属饱和烃。 烷烃分子结构特点是碳与碳原子都以单键C-C相连,排列成直链式。无支链者,为正构烷烃或正烷烃;有支链者,为异构烷烃或异烷烃。 常温、常压下: ★ 含1个到4个碳原子(C1~C4)的烷烃呈气态; ★ 含5个到16个碳原子(C5~C16)的直链烷烃呈液态; ★ 从17个碳原子(C17)以上的高分子烷烃皆呈固态。 ⑴ 烃类化合物 正构烷烃 异构烷烃 正烷烃分布曲线:不同碳原子数的正烷烃的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曲线。 A、陆相有机质形成的石油: 高碳数(≥C22 )正烷烃多。 海相浮游生物菌藻类形成的石油 :相反。 B、有机质演化程度高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 C、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原油:正烷烃一般含量较低。 石油中最重要的异烷烃是异戊间二烯型烷烃,其可能是天然色素或萜烯类衍生的产物。以植烷、姥鲛烷、降姥鲛烷、异十六烷及法呢烷的含量最高。其特点是:在直链上每4个C原子就有一个甲基支链。 同源的石油所含异戊间二烯型烷烃的类型和含量都非常相似,因此,常用作油源对比的标志或“指纹”。 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来源于生物体,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基本保持了原始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油母质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又称为“分子化石”、“地球化学化石”及“指纹化合物”。 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姥鲛烷)(Pr) 2、6、10、14四甲基十六烷(植烷)(Ph) 五员环 六员环 ② 环烷烃:性质与烷烃相似,但在分子中含有碳环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