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敢当”文学考
追本穷源石敢当
“石敢当”,亦名“泰山石敢当”、“石将军”、“石神”等,四川人则叫吞口,是普见于我国民间的一种建筑风俗事象。通常是在家宅大门边外墙边,或街衢巷口、桥道要冲、城门渡口等处,立一块石碑,亦有嵌进建筑物的,碑上或书或镌“石敢当”三字。俗信其作用有三:一是辟邪,二是镇鬼,三是祓除不祥。而在山东一带,旧时尚有这块石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的神通,所以又叫“石大夫”(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
镌立“石敢当”的习俗从何时起,“石敢当”镇鬼辟邪的威力又是从哪儿来?历来有许多争论。
民间传说,明清之际,凡在广东徐闻县衙坐大堂的知县,都不出三个月便死在任上。到了清康熙初年,有个新知县上任前恐蹈覆辙,特请风水先生前往勘察,方知县城内有一座宝塔的阴影正落在县太爷的公案上,历任县令都因承受不住它的压力而死。风水先生认为宝塔再高高不过五岳,五岳中泰山独尊,只有泰山的石头敢于抵挡它的阴影。知县听后忙派人请来一块泰山石,镌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立于县衙的大堂前,然后才接印到任。从此,徐闻县再也没发生过县令暴死任上的事情。奇闻传开后,人们纷纷镌刻“泰山石敢当”石碑砌在门口,立于街巷,用来解煞辟邪。没有条件去泰山请石的,就地找一块石条,只要刻上“泰山石敢当”或“石敢当”,同样管用。
还有一种传说,谓三国时名医华佗去泰山采药时,带回一块泰山石,上书“泰山压顶,百鬼宁息”八字。当巫人装鬼来害他时,他就举泰山石将其击败。百姓听说华佗用泰山石能镇鬼魔,便到山上采石,凿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竖在宅墙上避邪。
类似的故事,在山东泰安和全国各地还有许多。民俗学家将其归纳为“泰山石富有神力说”,掩隐在镌立“石敢当”现象深处的民俗信仰,实际上就是古人对泰岳的崇奉。
另有一种观点,谓“石敢当”实有其人,民间镌立石碑镇鬼的习俗源起于对他的崇仰。不过同一种观点下,却有不同的说法,撇除带有幻想色彩的民间传奇不说,仅学人诉诸于文字的便有好几种。如据明杨信民《姓源珠玑》称,竖立“石敢当”的风俗当从五代开始: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卫州接受唐愍帝的召见,为防不测,由其部将刘知远推荐一个叫石敢当的勇士,袖怀铁槌,随他入见。果然,愍帝左右已设伏兵,欲杀石敬瑭,石敢当奋勇护主,格斗而亡,但为刘知远率部前来接应赢得了时间。从此石敢当以“逢凶化吉、御侮防危”的名声业迹赢得民众敬重,“故后人凡桥路冲要之处,必以石刻其志,书其姓字,以捍居民”。该书为证此言不虚,还引录了一首后人题咏石刻“石敢当”的七律诗:“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捍冲道路三叉口,埋没泥涂百战身。铜柱承陪间紫塞,玉关守御老红尘。英雄来往休相问,见尽英雄来往人。”为查考此事是否属实,清人褚人穫曾特地查阅了《新五代史》,结果发现这位格斗而死的勇士姓石名敢。但他也同意石敢就是“石敢当”的原型,推断“其曰当者,或为惟石敢之勇,可当其冲也”(《坚瓠集》)。
然而又有人指出,所谓镌立“石敢当”习俗源于五代的说法不值一驳,根据是宋王象之在《舆地碑目记》卷四中讲过一件轶闻:宋仁宗庆历年间,蒲田县令张纬重修县衙,掘出一块石碑,碑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利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唐大历五年县令郑押字记。”由此可知,“石敢当”刻石至少在唐朝大历年间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当时的风俗是将其埋在地下的,这一条倒可以同《姓源珠玑》所引赠诗中“埋没泥涂百战身”的描述相印证。
假如真是这样,这块“大历”碑上的“石敢当”又是怎么回事呢?明代学者陈继儒在《群碎录》中提出一种解释:他是前朝的一位勇士,五代的石敢仰慕其名声,便给自己取了一个同他相似的名字。
又有人指出,所谓“石敢当”者,既非五代石敢,也不是他因仰慕而自名的什么某朝勇士,而是一个家族的总称。此说的依据是“石敢当”三字源出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卷一,该书同后世的《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相似,是供学童发蒙用的识字课本,书中以韵文形式排列了许多常见姓氏,姓氏后皆有虚拟之名,如“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等。唐人颜师古曾为此书注释,其中“石敢当”条下注云:“卫有石碏、石买、石恶,郑有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以命族。敢当,言所当无敌也。”后人因而领会成石氏所向无敌,敢当邪恶,并将这种家族性的禀赋物化在一块石碑上,遂有镌立“石敢当”风俗的形成。由此可见,此俗当始于隋末唐初的颜师古之后,要说代宗大历年间已有“石敢当镇百鬼”的刻石,应该没问题。
现代学者对“石敢当”风俗事象起源的诠释更多。有人认为它是源于道家的一种石神信仰:所谓泰山石有神力的观念依据,就是道家尊为地狱主宰的东岳大帝泰山神;而把“石敢当”奉作实有其人的英雄,则是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在民俗信仰中的反映。所以,将“石敢当”归结为民间风俗中自然崇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秋人民版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 2011端午节.doc
- 2011级专业大擂台策划.doc
- 2011试验室总结.doc
- 2011造纸行业中期策略报告.pdf
- 2011首届优秀品牌探民俗.ppt
- 2011高二期中考试试卷.doc
- 2011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六字真诀.doc
- 2011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词语.doc
- 2011高考语文必背篇目.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