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扎根~从家出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教育扎根~从家出发

生命教育扎根從家出發~ 生命教育扎根~從家出發 林秀茹* 壹、前言 近年來,坊間各種補習班、才藝班及潛能開發班到處都是,而家長也願意花錢、 花時間讓孩子「體力透支 」辛苦的學習,其用心良苦,無非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 了加強孩子的競爭力,希望孩子出人頭地、生活無慮;但是智育掛帥的教育卻窄化了 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父母 頃全力把孩子「塑造」成一個有「競爭力」的孩子時 ,無形 中卻喪失了孩子的生命力,培養出一個個只想競爭卻不會做人,遇到挫折只會逃避, 知道生存卻不懂生命的產品。 台灣地區生命教育從 1997 年推行至今,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更是在 2001 年上班的第 一天即宣布那年為「生命教育年」請各級學校應設法將生命教育融入課程,其原因是 青少年呈現一種不健康的行為取向、不知愛惜自己、頹廢、消極 、常有踐踏生命的消 極行為(鄭崇趁,2001 )。導致社會亂象叢生,國、高中生為情所傷而跳樓、女大學生 自殺,遺書說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研究生不滿父母管教而弒母……等,孩子除了對 自己生命的不珍惜,也對他人生命的不尊重,因此生命教育的實施在現今容易沮喪並 充滿著多樣而紛亂訊息的時代,也越來越重要。 筆者在教學的場域中感受到教育當局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學校近年來也運用各種 方法,安排演講、參訪及體驗活動,將生命教育主題式或融入各領域教學,各種生命 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無非是希望學生對生命教育有更深刻的體認,但是推動生命 教育多年,生命教育實施至今,社會問題為什麼仍然層出不窮?孩子對生命價值不重 TAO 視,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只有靠學校的努力夠嗎? 張春興( 1996 )認為這一代青少年或兒童的問題乃是「根源於家庭,顯現於學校, 惡化在社會 」,正本清源,問題的開端是源自於家庭,而不是把教育的責任,完全交由 學校承擔,因為家庭本來就是個人最溫暖的避風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的功能更 是扮演著重要的地位,落實生命教育需由家庭責無旁貸擔負重任由家庭扎根。基於此, 本文茲以家為出發點探討生命教育目標、內涵及實施之方法,期能給予孩子正向的思 考力量,珍視自己 生命並尊重所有生命。 *林秀茹 現職嘉義縣南靖國小教師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 54 家庭教育雙月刊第46 期102 年11月號 貳、文獻探討 一、生命教育目標 德國大文豪歌德在《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書中提到:「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愛』 可以讓一個人成為無可取代存在的價值。」以此呼應 國內外學者對生命教育目標的看 法雖各自表述,但其所提之生命教育目標,動機與最終目標都是以「愛 」為出發點, 不外乎首先要認識、尊重、愛惜自己的生命,從而認識、尊重、愛惜他人及環境,最 後希望達到個人在宇宙天地間順利的生存與發展。黃德祥(2000 )認為生命教育的推 動主要在幫助個體認識自己生命與尊重他人的生命,進而能珍惜人類所共同生存的環 境,能主動的去思索生命的意義,找出自己存在的價值與定位,將自己所學回饋社會, 造福更多的生命。其 目的是在幫助個體認識自我、體會生命的意義、尊重與珍惜生命 的價值,熱愛並發展每個人獨特的生命,並將自己的生命與天 、地 、人之間建立一個 美好的共融、共在關係 (陳福濱,2000 ) 。 教育部(2001 )在「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劃」之展望與目標 中 ,提到生命 教育將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核心課題,其教育目標乃是讓居住在台灣的人們內心,進 行下列美好的轉變,這些轉變包括 : (一)有一顆柔軟的心,不做傷害生命的事。 (二)有積極的人生觀,終身學習,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 (三)有一顆愛人的心,珍惜自己、尊重別人並關懷弱勢團體。 (四)珍惜家人、重視友誼並熱愛所屬的團體 。 (五)尊重大自然並養成惜福簡樸的生活態度 。 TAO (六)會思考生死問題,並探討人生終極關懷的課題。 (七)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