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苦命天子》有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苦命天子》有感

神坛的塌陷 ————读《苦命天子》有感 《苦命天子》一书,是历史系老先生茅海建的一部力作,虽然这本书的笔法显得比较松散,有一种以小说来讲历史的味道,但是却丝毫不能掩盖本书深深地历史气息,其中的每一处细节,仍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位十一年的咸丰皇帝的悲哀,所谓万人向往的天子之位,果真如其所言,充满了“苦”,不得不让人哀叹一声,国运如此,天子亦悲! 自咸丰帝20登位,整个国家已是满目疮痍了,即位一年,太平天国就在金田起义了,三年之后,战火就已经波及到京师了,内战未平,夷乱又起,英法联军打进了圆明园,劫掠之后一把火烧去了这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文明,而此时,奕詝正躲在避暑山庄,只留六弟奕欣留京与英法谈判,期间条约签了一条又一条,国家主权尽失,社会完全崩塌。 读这段历史,我体会到的是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是一种所谓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曾今傲视世界的天朝没落的悲哀,是这位天子在其高位上一步步从神坠落为人的悲哀。 奕詝不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一点远远不及他聪明的弟弟奕欣,更何况他还有一点残疾,但是凭借着杜受田的指导,他最终获得了道光帝的喜爱,最终继位为皇,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就如何如何不是,作为一个皇帝,他恪守祖制,习读四书五经,以《资治通鉴》一类的书本来要求自己,可国家在他手中越来越差,他年轻气盛,但是办什么事都办不成,他想做一个好皇帝,却时刻充满一种无力感,作为天子,他不愿承认自己的无能,他始终活在自我欺骗中,甚至英法军队已经打到天津,他还以天朝的身份来面对他们,认为只要同意签约,略作让步,这些所谓的蛮夷就会退走,可最后,圆明园被焚,他吓得躲在避暑山庄,甚至战争结束,他也没能从避暑山庄回銮。 文中有些地方写的很好,我将其引出来并做一些我自己的理解与分析。 文有一章写到: 1836年农历新年一过,按中国传统算法,皇四子奕詝已到了六岁(尽管实际年龄仅四岁半),端装正色来到上书房,拜年已49岁的杜受田为师,开始习研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静静地听着这位来自孔孟家乡的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 这一年,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诞辰100周年,是伏打发明电池的第34年,是莫尔斯发明电报电码的第二年,而达尔文正随船作全球考察,研究生物。 这一年,贝多芬已去世9年,巴尔扎克正处于《人间喜剧》的创作高潮,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而欧洲又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这一年,英国任命义律为对华商务总监督,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达2.8万箱,白银外流超过500万元,太常寺卿许乃济上奏请求弛禁鸦片。 ······ 这仅仅列出了一段事实而已,却鲜明生动地给我们对比了同样地年代,我们的帝王在做什么,外国的伟人又在做什么,更何况有些事早就发生了近百年,却丝毫未能引起一直闭关锁国的清王朝的注意,或者说,对我们的封建社会根本没有丝毫的影响。帝王之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平常百姓,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国家又怎么可能强大?我们又凭借着什么来抵抗外敌? 至于后来,太平天国起义,由老弱病残组成的50万大军,居然把大清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路下来,横扫18省,最终连旧都南京也丢了,起义军甚至北伐到天津,我们虽然要为起义军的反抗鼓掌,但不免感慨,国家军队竟然到了这种地步,着实可笑。 而当时的官僚们,一个个口口声声喊着要保卫国家的,大多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能力,数倍于敌人的力量依然被打垮,面对敌人逃起命来比谁都快,让我苦笑的事,当时打仗最好的人里,赫然不少都是太平天国的将领,曾今横扫明朝的后金军队,在几百年的安逸之后,如同曾今的蒙古骑兵,在起义军面前不堪一击,所谓的江南江北大营,一触即溃。 幸亏这时候出来了清王朝最后的救星——曾国藩,他组织了湘军,成为最后一支可以用来克敌的军队,可最初,咸丰帝却不希望让一位汉人拥有如此大的军队,甚至一直压制湘军的发展,直到最后他毫无办法了,才不得不放权给曾国藩。 同样,这也说明了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各省自己负责剿灭起义军,军队军费都不由中央管理。 同样地事情还发生在厘金上,由于打仗,国库空虚,中央已经无力拨款,只能放任地方自己去筹款,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地方逐渐掌握了财政大权地方官僚掌握了这么一个生财之道,自然大肆搜刮,几里几十里便设一厘卡,商旅难行,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早期资本主义遭受了极大的打击。 自此,军权和财权,自古君王两大权力,全都离开了咸丰的控制,从中央过渡到了地方,作为皇帝,咸丰的权力越来越小,他也越来越拿大臣没有办法,这个帝国的掌控者,正逐渐失去他曾今闪耀的光辉。 此外,在与列强签订条约时,咸丰的表现,也让今人觉得哀叹。无论列强提出什么割地赔款条件,已经被打怕了得咸丰丝毫没有异议,但是,有一点却是他一直坚持到死的,甚至因此迟迟不愿回銮,这一点即西方提出的“亲递国书”,由于西方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