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雍和宫万福阁1.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雍和宫万福阁1

宣壁垄 9 1s廊连接左右朵殿,延续唐宋天宫楼阁形制之清代佛阁。 , 北京雍和宫万福阁 ◎李乾朗 年代 清乾隆十五年 (]750年 008 但实物传世甚少。 有如左右双臂搭肩,这种建筑多见于古画, 它的后殿万福阁伸出飞廊, 改变为汉式与藏传佛教寺院之混合体。 从其整体布局仍可窥见王府宫殿之旧制遗规, 一雍和宫系自王府改建而成, O 万福阁面宽七开间,楼高二层却用三重檐.由下往上 渐次缩小。 o 一、二楼皆设走马廊,朱红柱列疏密有致,搭配多彩 的梁枋雀替、格扇菱花窗与黄澄澄的琉璃瓦顶,与紫 禁城雄伟的宫殿建筑不相上下。 o 一楼檐下悬挂以满、汉、蒙古、藏四种文字书写的 “万福阁”匾。 o 凌空飞廊位于万福阎二楼两翼,与左右较低之永康 阁及延绥阁相连.面宽三间.呈向两侧倾斜之悬空 状,有如飞虹天杭 O 永康阁位于万福阁东侧,面宽三开间,楼高二层且 具二重檐、歇山顶 二楼外环回廊;红色的格扇及柱 身,与蓝色彩绘的横梁枋形成强烈对比 。延绥阁位于万福阁西倒,形制大小与永康阁一般无 异。阁内与永康阁皆设有一座描金彩绘的木作转轮 藏,各面供奉法相庄严的坐佛,礼佛时可以转动乞 雍和宫是北京知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原是清雍正皇帝即位前居住多年的贝勒府及亲王府,也是乾隆帝的出生处,雍正登基 后将此处改为帝王行宫,并更名为雍和宫。尔后乾隆九年 (1744~),再将此处改为西藏格鲁派的藏传佛教寺庙,来纪念笃信佛教 的雍正,在清皇室的重视下,雍和宫逐渐成为全国藏传佛教活动的重心。 雍和宫的建筑原创建于明代,为内务府太监的官房,至清康熙年间修建为宅第时,基本上仍是汉式传统合院的格局,改为 藏传佛教寺院后,为了宗教活动上的需要,增添藏传佛教元素,成为汉藏混合式风格的建筑。其平面规模庞大,并按照格鲁派规 制分为四大僧院,包括法相僧院、密宗僧院、时轮僧院及医药僧院等。而整体配置中的压轴之作——万福阁,其建筑两侧延伸出 悬空飞廊,宛如佛画中天宫楼阁再现,乃现存古建筑中罕见之例。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