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恶性高热 MH 李琦 * MH为何被称为麻醉医师的噩梦 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的遗传疾病 由药物触发,骨骼肌代谢亢进所致的以骨骼肌代谢紊乱、横纹肌溶解、突发性高热和高代谢状态为特征 MH发病率在麻醉人群中为1:5000~1:100 000 国外报道的死亡率5%~10%。但我国恶性高热死亡率71.4% * MH易感者 常伴发有以下的疾病或症状,如:中央轴空病(Central Core Disease ,CCD)、肌营养不良、先天性骨关节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以及肌肉痉挛、睑下垂、斜视等。 其中,28%~65%的CCD患者为MHS,CCD与MH为等位基因疾病,共同的致病基因为理阿诺碱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1,RYR1)。 * 致病基因 目前已发现有6个基因位点与恶性高热有关,即:19q12~q13.2上RYR1基因;1q32上CACNA1S基因;7q11.23-21.1上编码L型钙离子通道a2/d亚单位基因;17q11.2-q24上编码钠离子通道基因;5p及3q13.1位点上的基因。但目前被明确的致病基因只有RYR1基因和CACNA1S基因。 Robinson 等认为约50%MHS是由RYR1突变所致,而其它部位的基因异常主要起调节作用。 * 诱发因素 2014年2月,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医院建立了北美恶性高热登记系统(AMRA) 198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 477例,最小患者不足1岁,最大患90岁 70%为男性,30%为女性 53.9%联合使用吸入麻醉剂与司可林 41.7%只使用了吸入麻醉剂 2.9%的病例仅使用了司可林 1.5%患者未使用吸入麻醉剂或司可林 与吸入麻醉有关 53.9%+41.7% =95.6% * MH发生时间 既往认为,MH只发生在麻醉诱导及手术期间的观点也正受到新的挑战,2005年Tokunaga等报道一位实施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18岁女性患者,在麻醉结束后20小时出现典型恶性高热发作,血磷酸肌酸激酶值高达56,900IU/L,五天后死于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最后确诊为MH * Company Logo MH发生时间 研究还发现恶性高热者易感者(Malignant hyperthermia susceptible, MHS)并不一定在每一次麻醉时都有恶性高热发生,可在第二、第三、甚至在第十二次手术麻醉时发生,这可能与所用麻醉药物剂量及突变的基因位点不同有关。 * MH发病机制 恶性高热易感者的骨骼肌细胞膜发育缺陷,在诱发药物(主要是挥发性麻醉药和琥铂酰胆碱)作用下,使肌细胞浆内钙离子浓度迅速增高,使肌肉挛缩,产热急剧增加,体温迅速升高。同时产生大量乳酸和二氧化碳,出现酸中毒、低氧血症、高血钾、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变化,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 * MH发病机制 RYR1突变导致恶性高热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正常骨骼肌是通过兴奋-收缩藕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机制而发挥作用的。基因突变导致了骨骼肌细胞膜上RYR1异常。RYR1的结构改变,则使得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持续开放,钙离子持续、大量外流,远远超过细胞膜等处能量泵的摄取能力,从而导致肌肉持续收缩,最终肌肉僵直。 * MH早期临床表现 1热1紧+2快2高 皮肤热 肌肉紧 心率快 钠石灰失效快 体温迅速明显升高 呼末CO2迅速明显升高 Company Logo * 典型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的高碳酸血症 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5℃~46℃ 酸中毒 骨骼肌僵直 血钾增高 心动过速,血压异常,呼吸急促 意识改变 出汗 外周白细胞增高 酶学改变: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等均可上升 其发作非常突然,可在手术室或在复苏室发生,经过凶猛,病情恶性发展。 * 临床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 结合相关的化验检查(主要是磷酸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 排除下列可能导致高代谢状态的原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感染、输血反应和某些非特异性诱发药物反应如神经安定综合症等: 值得注意的是:确诊恶性高热还需咖啡因氟烷离体骨骼肌收缩试验. * 确诊 金标准:咖啡因氟烷离体骨骼肌收缩试验。对有(或可疑)有恶性高热家族史的患者,应尽可能地通过肌肉活检进行咖啡因氟烷收缩试验明确诊断,一边指导麻醉用药及麻醉方案的制定。 接受检查的对象:包括临床上高度怀疑恶性高热的患者、恶性高热患者的一级亲属、麻醉中出现咬肌痉挛者。 * 需要指出的是:最早出现异常即最敏感的指标是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增高。 PETCO2的升高往往先于体温升高。Baygendistel提出当病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