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址考古方面的作业.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遗址考古方面的作业.ppt

扬州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 ----------------龙虬庄遗址 说明 由于宝应县里面没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类博物馆以及纪念馆;加上高邮有点远,不太熟悉,所以作业内容源自网上,请老师原谅! 遗址的简介 江苏的淮河(废黄河)与长江之间为江淮地区,大致为扬州、泰州、南通的全部和淮安、盐城的南部,而以京杭大运河(古邗沟)为界的以东地区为江淮东部地区。   海安青墩和高邮龙虬庄遗址   江淮东部的原始文化是江苏考古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1979年在海安发掘了青墩遗址后,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江淮东部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其中最重要的是高邮龙虬庄遗址;与之类似的遗址还有淮安青莲岗、阜宁梨园、东台开庄、高邮唐王墩、兴化影山头、姜堰单塘河、海安吉家墩等。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确立了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并命名为“龙虬庄文化”。   龙虬庄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了距今7000年~5000年前之间,江淮东部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龙虬庄文化,龙虬庄文化填补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岱文化区和太湖文化区之间考古学文化区的空白,并由此建立了江淮东部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由于在龙虬庄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作文化遗存,因此将我国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区的北缘伸至32°N~33°N之间。 高邮龙虬庄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位于扬州高邮市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村落,它是江淮东部地区面积最大保存较完好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让我们从游览角度欣赏一下龙虬庄遗址! 从高邮城向东北约10公里,就到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虬庄遗址。龙虬庄遗址四面环水,过了木桥,一处寻常的村落掩映在泡桐、水杉、柳树、柏树等杂树下,就沉睡着扬州已知的年代最久远的祖先。    穿着现代衣衫的我们走进外部装饰着黄泥土墙茅草屋的龙虬庄文物馆,仿佛穿越7000——5000年的时光隧道,麋鹿角、石斧、骨针、墓葬、炭化稻、古陶、玉石器等各类文化遗物相继映入眼帘。而最令人瞩目的是其神秘莫测的刻文符号、不同凡响的稻作栽培、巧夺天工的制陶技术。 来自远古的文明发现 据称,在一块4000年左右地层出土的黑陶片是遗址发掘的重大收获之一,上刻有四个原始文字和一组动物图纹。据专家考证,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还要早1000年左右。 龙虬庄遗址上还发现了4000多粒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馆内收藏着一盒碳化稻,看上去黑黑的、稍长,其貌不扬。而专家鉴定,这些稻米经历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稻过程,序列完整,颗粒完整,为我国首次发现的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并说明龙虬庄先民的稻作农业延续了1500年之久。这一发现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1997年来此参加龙虬庄遗址暨江淮地区古文化研讨会的日本金泽大学教授中村慎一先生题词曰:“龙虬庄的古代稻作是我国弥生文化的母亲。”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最具地方特色的文物是各类巧夺天工陶器,有猪形罐、葫芦瓶、小陶罐、罐形鼎、四乳黑陶罐、圈足壶、三足钵等,形状纹饰作用各异,有的憨态可鞠,有的造型逼真,有的构思奇妙,不禁令人叹服古人的聪明灵巧。 图片大欣赏 曲高和寡,遗址保护任重道远 龙虬庄遗址是所有人的骄傲,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虽很宝贵,但规模太小、学术味太浓,难以调动普通参观者的热情。记者看到,仿古的黄泥土墙茅草屋有的草霉烂了,有的房檐下开始蜘蛛结网,有的茅棚倾斜,竟用几根木棍支撑,部分存有珍贵文物的贮柜墙壁上水渍印清晰可见。 遗址管理人员倪兆阳痛心地说,龙虬庄遗址博物馆自2004年5月1日开馆以来,经营每况愈下。龙虬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宰传新告诉记者,为了龙虬庄遗址的保护,地方党委政府将遗址上200多户居民迁出,严禁在遗址上动一树一锹,2003年实施了龙虬庄遗址博物馆一期(部落村)工程,并修了一条混凝土路通向遗址,方便人们参观。然而古人类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全国性难题,他曾经到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处参观,感到这些遗址的开发同样面临窘境。 谢谢观赏! * * 制作人:潘久旺 家庭地址:江苏扬州宝应县射阳湖镇水泗黄荡村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