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饮食-文化
莲鹤方壶 春秋(公元前771年——前476年)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通高117厘米 口长30.5厘米 口宽24.9厘米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贮藏具--壶 鸟篆文铜壶 鸟篆文铜壶 高44.2厘米、腹径28厘米 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汉代铜器制造业规模很大,铜制品的数量和种类很多,其造型已摆脱商周铜器神秘、厚重、古拙的作风,显得灵便、轻巧,适应于现实生活的需要。纹饰虽简素,但在铜器上鎏金、鎏银以及用金银、玻璃、宝石之类镶嵌花纹的技术却相当发达。鸟篆文是古代的一种美术文字,字体华丽、繁复,其字划在篆书的基础上,装饰鸟纹,宛似流云。这件壶周身用纤细的金银丝错出鸟篆文吉祥语和动物纹带,以金线为主线,银线辅之,纹饰精细,别具风格,显示出两千年前中国工匠在金属细工方面的卓越技艺。 贮藏具--壶 鸟兽纹贯耳壶 鸟兽纹贯耳壶 春秋(公元前771-前476年)1953年河南汲县出土通高34厘米 口径8.9X7.6厘米壶体截面为圆角方形,有盖,束颈鼓腹平底,腹侧各有一兽面纹贯耳。器身以夔纹附地,用浮雕式工艺铸出盖四角的蛙纹、耳下的对虎纹以及腹部的兽面纹、凤鸟纹、虎、鹿等纹饰,动物塑造生趣盎然。 第四节中国烹饪的特点 一、中国的风味菜肴 中国的风味菜肴 (1)历史沿革 (2)菜品类别 (3)风格特征和影响 二、中国烹饪的特点 (1)风味多样 (2)四季有别 (3)讲究美感 (4)注重情趣 (5)食医结合 一、菜点的命名 美食与美名 写实命名法 葱烧海参 主料加配料命名 1、美食与美名 写实命名法 脆皮乳鸽 主料加风味命名 水晶虾仁 主料加颜色命名 1、美食与美名 麻婆豆腐: 主料加人民命名 北京烤鸭 主料加地名命名 写实命名法 1、美食与美名 寓意命名法 灯笼海参 强调菜点造型艺术 烧秦皇鱼骨 寄托人们爱憎情感 你知道“佛跳墙”名字的来历吗? 1、美食与美名 寓意命名法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烹饪是人类在烹调与饮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含烹调技术、烹调生产活动、烹调生产出的各类食品、饮食消费活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众多精神方面的产品。中国烹饪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东方魅力,主要表现为以味的享受为核心、以饮食养生为目的的和谐与统一。中国的烹饪艺术是在烹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具有实用目的与审美价值紧密相联的特点。 思考题 1. 烹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2. 试述烹调与烹饪的区别。 3. 中国烹饪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 饮食器具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5. 中国烹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观? * 盛食具 碗、盂、缽 盛食具 盆 盛食具 豆 盛食具--豆 嵌松石云纹方豆 嵌松石云纹方豆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 通高24.5厘米 口边长12.5厘米。 豆上有覆斗形盖,盖顶有圆形捉手,豆盘方斗形,以细柄支撑,下为圆牌状座。器身满饰红铜丝嵌错的云纹,并镶有各种形状的绿松石。 盛食具 俎 俎 十字纹俎 十字纹俎 我国古代席地而坐,宴饮、进食时使用的砧板———俎,都装着低矮的足,质地不同,有石砧板、木砧板,还有木制漆饰和青铜铸造的,但其砧面多以长方形为主。普通黎民百姓使用的是简朴的石或木砧板,帝王贵族、富贾豪绅则使用华丽的木漆砧板或特制的青铜砧板。图中这件青铜俎,就是从安徽寿县战国时期楚王墓出土的。俎为长方形,长33.4厘米,宽17厘米,高18.2厘米。两头微翘,砧面有4个对称的“十”字形镂孔,据说这是为了割、放肉时便于漏血和减少滑动。 盛食具 案: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 盛食具--案 错金银青铜龙凤案 错金银青铜龙凤案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一号墓出土的铜方案,这件家具可以说是战国时代的精美工艺品。案的最下端是四只挺立的鹿,围成一个圈座,座上有四条飞龙盘曲,在四龙中间又有四只凤鸟展翅欲飞。四只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案框。案面原可能是漆木的,现已不存,只存框架。此案设计独特,制作精巧,铸造工艺十分复杂,但是造型繁而不乱,是实用与美观的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