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比较文学课件:流传学.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如何从事流传学研究 一、文学流传的五种形态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流传学研究,是影响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受学者关注的一支。我们要了解如何从事流传学的研究。因为研究某一作家在国外的流传,进行具体的考察,意义重大。但要做好这个方面的研究,有必要从总体上认识文学流传中产生过哪些方式,形成了哪些形态。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形态: 1、从个体到个体:单向流传形态 案例一: 沈从文《湘行散记》受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人物和景物的处理上,受者与传者都十分喜爱和追求将人、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境界。也许正是因此,两者都成为了世界一流散文作品,受到高度评价。 沈从文及夫人张兆和 案例二: 狄更斯的小说影响到老舍的一系列小说写作,让其成为“中国的狄更斯”: 老舍在英留学时读过狄,并在《二马》、《骆驼祥子》等早期小说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注重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写,关注人物形象种种因素中的社会因素,对自然风景只作简洁描写,对人物形象只作简单勾勒。 老 舍 狄更斯 如何探讨:首先,这种单向度的流传,在世界文学交流史上大量存在。一个作家在阅读与接受他国文学作品时,总是有着自己的偏好,往往特别欣赏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往往就是这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在其创作中产生影响。我们所做的多半是这种流传学的研究。 其次,研究者只要将两个作家的相关资料找到,讨论作为放送者的作家在作为接受者的作家身上产生了何种印痕,有什么样的承传与变异。 2、从个体到群体:多向流传形态 案例一:在60年代的美国最受欢迎的寒山诗,对美国一群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跨掉派”。这一群年轻诗人们“反大众”、“逆潮流”而行。当然,其所提出的“幻觉”和“感悟”的艺术理念,也决定了他们对寒山诗的倾心。 正如史德在寒山诗集的“前言”中所说的:“他们的卷轴、扫帚、乱发、狂笑—成为后来禅宗画家特别喜欢描绘的对象。他们已成为不朽人物。” 这是许多学者所没有料到的,因为寒山在中国唐代诗歌史上没有什么地位;后代许多诗人都没有读过他的诗,不知道唐代还有这么一位诗人。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才从燉煌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他的完整诗集。 案例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及其作品,在中国“五四”时期一群诗人中流传,并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形态。 郭沫若从泰戈尔的泛神论思想中吸收了追求个性解放和反抗封建势力的力量,如《天狗》中所表现的那样一种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境界,与泰戈尔的泛神论思想存在密切关系。 泰戈尔 郭 沫 若 冰心则从那里接受了以母爱、童真和自然美为主的“泛神论”,其诗显得更加恬静和柔和。 王统照受到其“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总是在作品中尚自然、忆童心,表现出阴郁朦胧的风格。 徐志摩则接受其诗歌的艺术表达技巧,写出了许多清新明快、飘逸空灵的诗作,如《雪花的快乐》。 冰心 王统照 徐志摩 如何探讨:首先要注意在个体对群体的流传中,为什么在不同的作家身上有不同结果: 第一,可能是由于放送者本身具有多面性; 第二,可能是由于接受者不同的个性与气质; 第三,可能是由于各个时段的历史语境的不同。 其次要思考相关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个体才能够实现对群体的流传?什么样的文化语境才能够形成这样的群体? 再次是要提出问题:作为传者的个体与作为受者的群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作为受者的群体中的个体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只有深入到这样的层面,才有意义。 3、多波次、多向度流传形态 多波次、多向度流传,是指同一个作家或者作品、同一种文学思潮与文学批评流派,在不同的时段对同一个国家的作家所产生的影响,并且产生的结果并不相同。 多波次、多向度的文学流传,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学交流中是一种重要的现象,这种流传对接受国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与文学批评风潮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 20-30年代的流传主要在诗人里面,如象征派的诗和现代派的诗; 40年代主要是在小说家里面,如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的小说; 80年代的流传主要是在诗人和戏剧作家里面,如朦胧诗、探索戏剧; 90年代的流传主要是在小说作家里面,如先锋小说、实验小说。 形态各异,五彩缤纷。 案例二:结构主义文学思潮,从布拉格的符号学派,到俄国的形式主义,再到法国形成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并形成流行欧美的“结构主义旋风”。最后又回到欧洲,在此基础上产生“解构主义”思潮。 可见,多波次、多向度的文学流传形态,是一种在20世纪比较流行的形态,主要限于文学思潮这样的层面,更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文学流派。 如何探讨:首先,要清楚什么叫“多波次”与“多向度”?其次,要思考每一次传播所具有的不同内容;再次,要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多波次与多向度的流传态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