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茶艺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VIP

第四章中国茶艺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国茶艺 第一节 泡茶四要素 一、茶叶用量 据消费习惯和茶叶种类而定。 名茶、高档绿茶1:50(g/ml); 乌龙茶:几乎是容积的一半1:25(g/ml); 普通红茶、花茶和绿茶:1:75 (g/ml); 普洱茶:150-200毫升的开水可以冲泡5—10克干茶; 二、泡茶水温 据茶叶品种而定。总的原则:老茶叶高温水,嫩茶叶低温水。忌用沸水冲茶,以免热度高,将茶烫熟,失去茶的香气。 紧压茶和黑茶则需烹煮。 高温:90 ℃以上 叶茶类: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佛手等。 重揉捻茶类:铁观音、佛手等接近球状的茶。 重焙火的茶类:色泽焦黑、较暗的茶。 陈年茶类:任何妥善贮存的陈年茶。 中温:80 ℃-90 ℃ 轻发酵的茶类:文山包种,但若焙火较重,应以高温冲泡。 芽茶类:白毫乌龙、高级红茶。 熏花类:香片、包种茶、熏花茶。 茶叶细碎类:碎红茶等各种切碎的茶叶。 低温:低于80 ℃ 好茶多是用嫩芽部分制成的,沏水温度不宜过高,高级绿茶:龙井、碧螺春等。 三、泡茶的水质 水为茶之母。精茶、真水永远是嗜茶者刻意追求的目标。矿泉水、纯净水沏茶最好,远离矿泉水的地方,可用麦饭石使水变成具有矿泉水性的水;蒸馏水沏茶效果次之。一般情况下,应该用软水沏茶,不要用碱性水。宜茶水品: 山泉水 江河湖水(陆羽曰:其江水,取去人远者) 雪水和天落水 井水(陆羽曰:井水,取汲多者,汲多则水活) 纯净水 自来水 古人论水 古代茶人,对宜茶水品议论颇多,说法不完全一致,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论点: 择水选源:以陆羽为代表,以水源辨优次。“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不够科学。 用感官来鉴别水质,比较科学。宋徽宗《大观茶论》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后人又强调“冽”,堪称“清、活、轻、甘、冽”五字法。 ◇水质要“清”:无色透明,无沉淀物。 ◇水品贵“活”:流动之水。 ◇水品应“轻”:用器具来辨别水中看不见的杂质。 ◇水味要“甘”:水入口,舌与两颊之间产生甜味且颇有回味 ◇水温要“冽”:古人认为,寒冷的水,尤其是雪水、冰水, 滋味最佳。 ————得佳茗不易,觅美泉尤难 煮茶之名泉佳水——中国名泉 镇江金山中泠泉(第一泉) 北京玉泉山玉泉(第一泉) 山东济南趵突泉(第一泉) 庐山康王谷水帘泉(第一泉) 无锡的惠山泉(第二泉)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泉) 杭州虎跑泉(第四泉) 杭州龙井泉 庐山的招隐泉 扬州大明寺泉水 浙江长兴金沙泉 北苑御泉(北苑龙井) 四、茶叶的冲泡时间和次数 茶的冲泡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会失去茶味的爽口鲜香。一般地说,冲泡时间是3-5分钟,喝至一半时,再继续加水,可保持鲜味不断。 红茶、绿茶冲泡时间3-5分钟,最多只能冲泡三次; 乌龙茶较特别:第一次冲泡时间1分钟,第二次冲泡时间1分15秒,第三次冲泡时间1分40秒,第四次冲泡时间2分15秒。 碎茶只能冲泡一次。 第二节 茶之品饮 ———悠然品茶香 艺术品茗讲究:精茶、真水、活火、妙器、闲情,它包括了选茶、泡茶、敬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动中的技艺,是一种现实活动中的品饮艺术。 一、万般之始惟有境---------品茗环境 只有在优美、洁雅、幽静的环境当中,才能真正地体味叉形,从而进入心旷神怡的品茶境界中。 竹雨松风山水间 茶馆茶室情亦浓 二、备茶选器细酝酿-------冲泡之前 饮茶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泡好一壶茶,使茶的固有品质能够充分地显现出来,除了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外,还须懂得选择合适的茶具。从茶艺欣赏的角度讲,美的茶具比美的茶更为重要。 茶具的发展,表现为由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复又返朴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 早期茶具多为陶制,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 在浙江上虞出土的一批东汉时期的瓷器,内有碗、杯、壶等茶具,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世界上作早的瓷茶具。 直到魏晋以后,茶具才独立出来,考古资料说明,最早的专用茶具是盏托。到南朝时,盏托已普遍使用。 唐代,饮茶风尚从南方推广到北方。此时瓷业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窑青瓷代表了南方最高水平,造型优美精巧,具有釉色。北方以邢窑为代表,较厚重。直到《茶经》问世,我国茶具才第一次有系统和完整的记述。陆羽在《茶经·四之器》里详细记述了饮茶器具8大类24种共28件。 这套茶具涉及陶瓷、竹、木、石、纸、漆各种质地,包括生火用的:风炉、灰承、莒、炭挝、火筴,煮茶用具:鈇、交床,烤茶、碾茶、量茶用具:夹、纸囊、碾与拂末、罗与盒、则,盛水、滤水、搅水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