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β-D-葡聚糖检验与临床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胡志东 E-mail: huzhidong27@163.com 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中心静脉插管 尿道插管 广谱抗生素 气管插管 腹部外科 肠胃外营养 营养不良 住院时间 侵袭性真菌感染 条件致病性真菌 念珠菌病 曲霉病 隐球菌病 其他 诊断方法 影像学 组织病理学/细胞学 培养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方法: Platelia Aspergillus ELISA Fungitell assay PCR(unavailable) 真菌病实验室诊断主要内容 准确、快速检出真菌病原体 真菌镜检 真菌培养 组织病理 生理生化 血清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 镜检和培养方法 非培养方法优点 快速报告结果 敏感性提高 取材简便 多以真菌在致病状态产生的物质为检测标志物,结果阳性提示有致病性 定量检测可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及疗效评估 非培养诊断的方法简介 真菌细胞壁成分 (1-3) - β- D-葡聚糖检测(G试验) 真菌抗原检查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抗原(GM) 甘露聚糖(mannan)抗原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 真菌特异的代谢产物 D-阿拉伯糖醇 真菌 DNA 的检测 临床诊断、拟诊的微生物学 1 合格痰标本直接镜检发现菌丝,且连续培养≥2次分离到同种真菌 2 BALF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 3 痰液或BALF直接镜检发现新生隐球菌 4 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 5 G实验连续两次阳性 6 GM实验连续两次阳性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EORTC/MSG2008修订版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病原学 真菌镜检 真菌培养 组织病理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方法(间接证据) CSF隐球菌抗原阳性——确诊 GM-test, G-test——临床诊断 (1,3) - β- D-葡聚糖检测 1,3-β-D-葡聚糖结构 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 1,3-β-D-葡聚糖占真菌壁成分50%以上,是真菌细胞壁上的特有成分 以1,3-β-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残基骨架作为主链 以分支状1-6-β-D葡萄糖残基作为侧链 1,3-β-D-葡聚糖特性 对热极为稳定,高压121℃并不能使其灭活。在念珠菌和曲霉菌细胞壁中含量较多,对G实验灵敏。 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后,(1-3)-β-D-葡聚糖可从胞壁中释放出来,从而使血液及其它体液中含量增高。当真菌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免疫系统可将其清除。 在浅部真菌感染中,(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来,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 可用于检测念珠菌、毛孢子菌、曲霉菌、镰刀菌、卡氏肺孢子菌 不可检测隐球菌、接合菌(根霉/毛霉等) “G”试验缘何而来? 比浊法反应机理 细菌内毒素 (1-3)?-D-Glucan LAL-RM(反应物) 因子C 活化因子C ? 因子B 活化因子B 活化因子G 因子G ? 凝固酶原 凝固酶 ? ? 凝固蛋白原 凝固蛋白(凝胶) 定量浊度仪 Turbidimetric technique GEL 分析前注意事项 采用无热原采血管 抽血后2h内送检 血标本4-8℃最多存放48h 检测环境应保持清洁 1,3-β-D-葡聚糖相关影响因素 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阳性: 使用纤维素膜进行血透,标本或患者暴露于纱布或其他含有葡聚糖的材料;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液制品; 链球菌血症; 操作者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 使用多糖类抗癌药物、放化疗造成的粘膜损伤导致食物中的葡聚糖或定植的念珠菌经胃肠道进入血液等也可能造成假阳性。 1,3-β-D-葡聚糖检测临床价值 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增多且复杂,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往往被原发病掩盖,病程长,发现较晚,死亡率高。因此对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指导用药:快速确定真菌感染后,选择好治疗方案,有针对性使用抗真菌类药物。为临床选用副作用小,疗效高,价格适宜的药物提供准确的依据。 评价效果:应用抗真菌药物后,定期检测血浆中葡聚糖浓度变化,评价选用药物的有效性。 监护病程:监护深部真菌感染易感人群的病发状态。 动态观察:易感人群,监测临床疗效。 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40例 (发展为曲霉菌病的高危人群) 该研究选择1,3-β-D-葡聚糖(BG)和半乳甘露聚糖(GM)两个指标 用于监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成人曲霉菌病患者 BG和GM两项指标均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真菌性疾病, 但BG可早于GM升高.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章 常见可编程接口芯片.ppt
- 走进美术馆1111.ppt
- 自动体外除颤(AED)庄主任.ppt
- 用服务去敲门(2).ppt
- 围脖营销97版.ppt
- 机器人课件第六章.ppt
- 4数学建模第四章优化模型(下1).ppt
- 统计学第4章 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ppt
- 03.3指令系统-基本控制指令.ppt
- 第一章 生物医用高分子概论.ppt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