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病毒农药 第一章 病毒农药 当前已经开发的病毒农药均为杀虫剂 已发现的昆虫病毒达1600多种 已有20多个国家注册了30多种病毒杀虫剂 病毒农药的优点: 一、病毒的主要特征 病毒是一类比细菌还小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是一种具有基因,能够复制、进化的生物实体。 病毒与其它生物的不同之处 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者 RNA 在特定的生活的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 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对抗菌素或其它对微生物代谢途径起作用的因子不敏感 对宿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病毒的复制 病毒的复制 二、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1、病毒的分类原则 1966年成立了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 1973年更名为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 2005年第八次报告将其所承认的病毒分为3个目,73个科,11个亚科,289个属。 主要采用的分类体制为目、科、属、种。 病毒分类的依据 1、病毒粒子特征 2、病毒抗原性质 3、病毒生物学特征 1、病毒粒子特征 1.1 形态特征 1.2 病毒生理生化和物理特征 1.3 病毒基因组 1.4 病毒蛋白 1.5 病毒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特征 1.6 病毒基因组组成和复制特征 2、病毒抗原性质 包括病毒粒子及有关组分的血清学性质与其抗原的关系 3、病毒生物学特性 包括病毒的宿主范围、在自然条件下的传播和媒介体的关系、病毒的地理分布和致病机理、病毒病的病理和组织病理学的特点 病毒命名 以地名、人名、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或病理特征、病毒粒子形态、宿拼字、字母、数字等进行命名,不是采用双名法。 如:Asfar,Tombus,Bromo,T4等 昆虫病毒类群 三、昆虫的病原病毒与病毒杀虫剂 在昆虫体内增殖使昆虫得病的,这些病毒叫做昆虫的病原病毒 以昆虫作为中间介体传给其它动物和植物,这些病毒叫做虫媒病毒 蜱虫 病毒杀虫剂 并不是所有的昆虫病毒都可以制成杀虫剂,要满足的条件: 有很强而又稳定的活性 便于生产和运输 对环境安全无害 病毒杀虫剂 可开发为杀虫剂的病毒主要集中在: 杆状病毒科 痘病毒科 细小病毒科 呼肠孤病毒科 病毒杀虫剂 20世纪60年代棉铃虫对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 1962年:第一个病毒杀虫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注册 到现在,我国已注册病毒杀虫剂15个(12个为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20世纪70年代用病毒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舞毒蛾、小菜蛾、松毛虫、菜青虫、茶毛虫 病毒杀虫剂的作用特点 特异性强、毒力高、稳定性好、安全无害 用后引起害虫群体病毒疾病的流行传播,长时间控制害虫消长 使后代相继世代害虫持续带毒而感染死亡 未产生明显抗药性 野生型病毒杀虫剂的缺点 宿主范围窄 病虫农药杀虫速度慢 病毒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增殖 第二节、DNA病毒杀虫剂 一、NPV杀虫剂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属杆状病毒科,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主要寄生在鳞翅目昆虫中。 至少有800多种,占已发现的昆虫病毒一半以上 NPV生物学特性 呈杆状,具囊膜,双链环状DNA分子,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小在90kb到180kb之间。 NPV的多角体(扫描电镜照片) 形态特征图 NPV病毒的复制 出芽型病毒粒子(BV)和包涵体来源型病毒粒子(ODV) 第一阶段:包涵体在宿主中肠内碱裂解释放出ODV并感染宿主中肠上皮细胞,病毒在中肠细胞内复制与增殖产生BV(初级感染) 第二阶段:增殖后的BV再感染其他组织与细胞,引起宿主系统性感染(次级感染) NPV致病机理 多角体进入昆虫中肠,在其碱性环境和碱性蛋白酶作用下,多角体溶解释放出ODV。 同时病毒粒子吸附于中肠细胞表面后,再进入引起病变的血淋巴、气管和脂肪体,并产生ODV和BV。 感染后期,BV的产生减少,主要以ODV的形式在细胞内累积,被感染的细胞核膨大,引起昆虫肿胀、厌食,最终细胞和细胞核裂解,血淋巴变得浑浊,导致昆虫死亡。 感染NPV的死亡昆虫 NPV杀虫剂生产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生产环境的消费和条件控制 人工饲养宿主昆虫 病毒感染液的制备和感染 病毒的收获和制剂的加工 病毒制剂毒力的生物测定(核心,包括活体生物测定、离体生物测定和空斑测定法) NPV杀虫剂的科学使用 从传统的使用化学农药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 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掌握喷洒的剂量,选择最佳施药时机 使用病毒杀虫剂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防治的对象 施药时要摇匀 喷到害虫喜欢取食的部位 施药的最佳时间为害虫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 对紫外线和高温敏感,可加入光保护剂,并在傍晚使用 可根据实际情况与BT或化学农药混合使用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二、GV杀虫剂 颗粒体病毒(Gr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专家共识.docx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第1课时(Section A 1a-1d)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VIP
- 2025年配煤掺烧技术及混配煤管理.pptx VIP
- 跨境电商创业计划书融资.pptx VIP
- F372A 中文版.pdf VIP
-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PPT课件.ppt VIP
- 24S410建筑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安装.docx VIP
- 心血管危重患者安全转运.pptx VIP
- 关于中建某局新员工转正答辩.ppt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3a-Reflecting)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