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程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一?、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1、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3、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思想感情,陶冶自身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二、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课前资料交流、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等。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通读翻译课文。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第二课时: (出示图片)导入: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浏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 (一)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思考问题: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小潭源流→(溪身—岸势)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静一动)→潭中气氛→(气氛→感受)记录同游人 (二)重点研讨: 本文是文言文游记中的佳作,作者对小石潭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我们一起来探究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1、朗读课文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准确的动词,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历,感受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探奇的情趣。 (2)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篁竹、水声、小潭、青树,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明确概念移步换景: 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者同一对象观察的角度、距离也不断变化。 (3)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朗读课文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抓住溪流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第四段作者描写了小石潭周围的景物,有什么感受,突出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4)正所谓情由景生,同学们,如果你也坐在潭边,会有什么感受呢?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概括。 (三)深入探究: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根据写作背景分析) (用多媒体展示柳宗元的生平、“永州八记”以及写作的背景) 写作背景:作者写此文时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当时永州地处荒僻贫瘠,人烟稀少,生活十分艰苦。到永州后,朋友被杀,老母亲去世,自己不断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陷害,恐吓。作者当时刚30出头,正值施展才华之时,却一贬十年,后又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柳州。这让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四)拓展延伸: 1、《小石潭记》作者因政治失意而寄情山水,排遣内心的抑郁之情,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坎坷,当你身处逆境时应如何对待?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屈服于各种困难和挫折。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和挫折。 2)要正确地认识各种困难和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3)会自我疏导。 4)移情法。换一个能使自己心情好转的情境 2、假如你是导游,请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致,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 (1)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而闻名遐迩。 (2)小石潭虽然小,但却是景色宜人。四周郁郁葱葱,潭水清澈见底,大家可以看到,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