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质量安全.doc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质量安全
第一节 鱼病发生的原因
导致鱼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指养殖鱼类本身的健康水平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品质、鱼体免疫抵抗力、生理状况、营养水平以及年龄等方面。
二、外在因素
包括环境因素(如温度、盐度、溶氧量、酸碱度、氨氮、光照、污染等)、生物因素(如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群结构不合理引起水质老化)、池塘条件(如池塘大小、有机质数量过大,易使池水缺氧,水质恶化,细菌繁殖加快,鱼体易致病。)
三、病原生物因素
水生动物的病原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以及敌害生物等。绝大多数水产养殖生物的病害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感染所引起的。
四、人为因素
如饵料质量与投喂方法,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面,最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腐败变质的饲料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投喂饲料没有采用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原则,不仅影响养殖鱼类的正常摄食与健康生长,而且会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生物感染而暴发疾病。
放养密度过大,超过水体养殖容量,水体中溶氧缺乏,水质变化剧烈,可导致鱼体营养不良,生长较差,体质减弱,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混养比例不合理,水体浮游生物种群发生变化,水质容易恶化,且易造成饵料利用不足,鱼类营养不良,体质变弱,容易发生和流行各种鱼病。
水质管理 水质好坏不仅影响养殖鱼类的正常摄食生长,同时影响到养殖鱼类病害的发生,以至生存。
还有施肥不当、滥用药物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生产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都会影响养殖对象的健康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五、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关系
导致鱼病发生的原因可以是单一病因的作用,也可以是几种病因混合的作用,并且这些病因往往有互相促进的作用。
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疾病是鱼体(内在因素)、病原和环境(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一)病原
导致养殖鱼类疾病的病原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病原对鱼体的毒性或致病力各不相同,同一种病原在不同生活时期对鱼体的致病力也不尽相同。
病原在鱼体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才能使鱼体生病。从病原侵入鱼体到鱼体显示出症状的这段时间叫做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往往随着鱼体机体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延长或缩短。病原对鱼体的危害主要有四个方面:
1.引起出血 大多数细菌和病毒病原感染鱼体后,能通过血液系统转播至组织靶器官,引起体表与内脏器官出血,导致鱼体患病乃至死亡。
2.夺取营养 病原以鱼体内已消化或半消化的营养物质为营养源,致使鱼体营养不良,身体瘦弱,甚至贫血,抵抗力降低,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止。
3.分泌有害物质 有些寄生虫(如某些单殖吸虫)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有些寄生虫(如蛭类)的分泌物能阻止伤口血液凝固,有些病原(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能分泌毒素,使鱼体受到各种毒害。
4.机械损伤 有些寄生虫(如甲壳类)可用口器刺破或撕裂宿主的皮肤或鳃组织,引起宿主组织发炎、充血、溃疡或细胞增生等病理症状。有些个体较大的寄生虫,在寄生数量很多时,能使宿主器官腔发生阻塞,引起器官的变形、萎缩、机能丧失。
(二)宿主
鱼体对病原的敏感性有强有弱。鱼体的遗传性质、免疫力、生理状态、年龄、营养条件、生活环境等都能影响鱼体对病原的敏感性。
(三)环境条件
水域中的生物种类、种群密度、饵料、光照、水流、水温、盐度、溶氧量、酸碱度及其他水质情况都与病原的生长、繁殖和传播等有密切的关系,也严重地影响着鱼体的生理状况和抗病力。
水质和底质影响养殖池水中的溶解氧,并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各种鱼类对溶解氧的需要量不同,正常生活所需的溶解氧约为4毫克/升以上,当溶解氧不足时,其摄食量下降,生长缓慢,抗病力降低。当溶解氧严重不足时,就大批浮于水面,这叫做浮头。此时,如果不及时解救,溶氧量继续下降,养殖鱼类就会窒息而死,这就叫做泛池。发生泛池时水中的溶氧量随着鱼的种类、个体大小、体质强弱、水温、水质等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1毫克/升左右。患病的鱼特别是患鳃病的鱼对缺氧的耐力特别差。
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有些是由于饵料残渣和鱼粪便等有机物质腐烂分解而产生的,使池水发生自身污染。这些有害物质主要为氨和硫化氢。
除了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以外,有时外来的污染更为严重。这些外来的污染一般来自工厂、矿山、油田、码头和农田的排水。工厂和矿山的排水中大多数含有重金属离子(如汞、铅、镉、锌、镍等)或其他有毒的化学物质(如氟化物、硫化物、酚类、多氯联苯等);油井和码头往往有石油类或其他有毒物质;农田排水中往往含有各种农药。这些有毒物质都可能使养殖鱼类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摄食、呼吸、排泄、生长等一切生命活动均在水中进行,水体既是它们的生长环境,又是排泄物的处理场所,存在的病原体数量较陆地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额颞叶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浅谈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PPT.pptx VIP
- 湖南省2025年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北师版初中数学第4讲 乘法公式一完全平方公式--尖子班.docx VIP
- 云原生应用封装与部署技术.docx VIP
- 表c3-2安全教育记录表表c3-2安全教育记录表.doc VIP
- 小学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材.pdf VIP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synchroflow协同工作流管理系统.pdf VIP
-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检测试卷(5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