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 本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二节 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节 遵守职业道德 第四节 遵守家庭美德 第五节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意义 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社会公德 职业生活中应遵守职业道德 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应遵守家庭美德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第一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护法; 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 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勤俭自强,要求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 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业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第二节 遵守社会公德 一、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公共活动。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着。 公共秩序对于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 在美国孟菲斯大学历史系教授孙隆基看来,“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的原因是国人对婴儿排泄习惯的训练太过随便。 在传统时代,一般让孩子穿“开裆裤”,可以随时随地大小便。受这种教育长大的人,当众擤鼻涕、挖鼻屎、搓身上的老泥,在人群中放屁,吃饭时将骨头吐在桌子上,把公共场所当作随便可以丢垃圾的地方,不守时间,不守规则,对身体的动作不去控制等,就都不奇怪了。 孙教授说:“将‘粪便’任意地倒入客观世界的倾向还包括:在公共场所,动辄毫无节制地将怒气和敌意发泄在陌生人身上,以及一种克制不住的侮辱别人的冲动。”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二、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和文明上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2、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3、爱护公物:爱惜和保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4、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绿色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 5、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还有文明上网 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第三节 遵守职业道德 一、职业与事业 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简单地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是职业的基础,职业是劳动分工后的表达形式。 事业——是一种蕴涵着人生理想和信念、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