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单项材料 1、查原因 俗语“无因不成果”,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原因。我们一旦知其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层层推进,总能探求其原因。材料分析查原因法,就是根据结果去推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的观点。 示 例 3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3、异中辨异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示 例 7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审 题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三个人,同样是要做一件事。可是,为何同样是三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三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三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三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 例 8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审 题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总 结 以上四种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中辨异、互补叠加)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是大有裨益。 老师寄语 除了以上六方面,审题还应注意表达方式、作文字数、书写、卷面等方面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考场习作。 因此,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始终要牢记审题,要知道如何审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写出高分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印度,人们常用一种特制的小盒子捕捉猴子。在安置好的盒子里放上美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能插进猴子的前爪。猴子只要抓住坚果不放,其爪子就抽不会来。这样,它要么放下果子,继续自己的自由;要么就抓紧果子,等着被收拾。 这则材料发人深省,你有时是不是也想做猴子? 单项材料审题练习 (自由与舍弃) 二、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练习审题并根据要求作文: 1、 一老农拿着一把柴刀,使劲地砍路边的一棵歪枣树,口里念念有词:“叫你不生枣!”枣树被砍后枝头来年真的结满了枣子。 2、 还有一次,看到母亲正在和一只母鸡生气,它不生蛋了,天天呆在家里孵蛋。母亲赶出了鸡窝里的那只母鸡,拎住翅膀,说:“把它浸到溪水里。”正是大冬天,溪水还结着冰呢,鸡不是要冻死么?母亲说:”不会的,保证它六天后就生蛋。”母鸡浸了水后,果然又开始生蛋了。 世上的万事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需要一些“惩罚”。这真应了那句话:“惩罚是金。”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苦难是成功的孪生兄弟) * * * * * * 四项全能--教学课件 ?? 全面、准确、深入地捕捉文题信息,是写好考场作文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方法指津 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审题方法 示 例 1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全套课件模拟题_五遵守道德规范_涵养良好品德.ppt
-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ppt
- 万能重疾,王者无敌0130.ppt
- 老大——郑元畅.ppt
- 港口选择与货运代理.ppt
- Mathematics子模板与数学运算(11).ppt
- 第7章:合理饮食促进健康.ppt
- 误差课件第六章-3.ppt
- OPP(最新10-11年度).ppt
- 第三章 凸轮机构II.ppt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