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95年语文领域优异教学技巧征稿.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中95年语文领域优异教学技巧征稿

傳統建築初探──以〈臺中市南區樹義國民小學〉為例 教學設計者:陳雅儀、陳巧孟 單元名稱 認識傳統建築 課程名稱 園林篇-佈局與造景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時間 7節課,共計280分鐘 設計理念 中國式園林的發展歷史久遠,歷代已形成一套佈局造景的理論。本校建築是仿閩南式的建築,且其中的園藝造景亦有仿園林造景之手法與風格。透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認識傳統的園林造景並比照、仿作,引發愉悅的心情與思想的感悟,進而期望學生能發思古之幽情,並實際應用於生活的空間佈置與擺設以提升生活品味。 教學架構圖 教學重點 1.園林的重要性與背景、分類。 2.佈局的依據、手法、元素。 3.學生實際操作以應用佈局概念。 4.造景意境、原則、手法、欣賞。 5.學習用各種角度欣賞並實地探訪校園。 6.學生實際操作以應用造景概念。 能力指標 自然與生活科技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1-3-4?利用地圖、數據、坐標和其它資訊,來描述和解釋地表事象及其空間組織1-3-9?分析個人特質、文化背景、社會制度以及自然環境等因素對生活空間設計和環境類型的影響2-3-3?了解今昔中國、亞洲和世界的主要文化特色4-3-3?蒐集人類社會中的各種藝術形式,並能進行美感的欣賞、溝通與表達B-2-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B-2-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C-2-1?能充分表達意見C-2-2?能合適的表現語言C-2-3?能表現良好的言談C-2-4?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4-3-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4-3-4?能針對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1-3-2?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1-3-4?透過集體創作方式,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2-1-5?接觸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建立初步的審美經驗2-3-6?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品的特徵及要素2-3-7?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2-3-9?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3-3-13?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美化或改造生活空間1.運用藝術創作形式或作品,增加生活趣味,美化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生活空間。 2.嘗試以視覺、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 3.蒐集有關生活周遭鄉土文物或傳統藝術、生活藝術等藝文資料,並嘗試解釋其特色及背景。 4.使用媒體與藝術形式的結合,進行藝術創作活動。 5.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 教學資源 教具 電腦、單槍、數位相機、傳輸線、美術用品(吸管、油土、泡棉、泡棉膠、回收物品、紙黏土、珍珠板、厚紙板、牙籤、報紙、冰棒棍、剪刀、白膠、雙面膠、膠帶、三秒膠)。 書籍資源 1.古蹟入門民88,遠流。李乾朗?俞怡萍著。 2.中國園林民77,淑馨。杜順寶著。 3.園林美與園林藝術民78,行政院。余樹勛著。 4.庭園與環境民82,淑馨。石金城著。 網路資源 1.中國園林建築的特性運用於現代商業空間探討 .tw/g9033717/9033717/c/new_page_1.htm 2.中國科普博覽:89/gate/big5//gb/civilization/gardens/index.html 3.中國文化研究院/php/frame.php?id=/cnsweb/html/0516 4.中國園林.hk/~cciv/students/write/99/docs2/7.php 5.林本源 .tw/contents/view/view.asp?E1bm_sn=3E1mm_sn=8 檢討與反省 1.造景課程內容較多,可將第一節課分成兩節上,讓學生更容易吸收。 2.由於第一節內容太多,大多由老師用簡報講述,無法離開電腦與其他學 生親近。 3. 造景手法部分為本單元重點,應該多引導學生如何將感覺表達出來,或 是對他人說明,將造景手法具體化一些。 4. 造景學習單實作時負責「隔景」的組別不知如何撰寫造景手法說明, 隔景部分應補充說明路線規劃也算在隔景部分。 【學校特色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簡案 授課單元 第一單元 佈局 授課年級 五年級 授課內容 園林概說與佈局介紹、實作 授課版本 自編 授課節次 1節(共3節) 授課教師 陳雅儀 能力指標 自然與生活科技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