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泉(人亚)短暂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静泉(人亚)短暂人生

张静泉(人亚)短暂人生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有一批引人注目的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该书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望道翻译,1920年9月在上海出版;还有《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工钱、劳动与资本》、《列宁传》等书籍。这些珍贵史料都是由上海早期共产党员张静泉阅读后,托家人秘藏于空棺内保存下来的。解放后,张静泉的弟弟张静茂将这批文物捐给了纪念馆。      宁波老家的启蒙教育      1898年4月,张静泉出生于宁波镇海霞浦镇(今属北仑区)紧靠张家祠堂后面的一幢大宅院内。原按族内排行取名守和,静泉是他的学名。其父张爵谦靠轮种几亩“祭祀田”和兼做厨师为生。家里吃口重,生活很拮据,但他还是设法让孩子们都能读点书。张静泉幼时,就在他的堂兄张范和开设在张家祠堂内的霞浦学堂就读。那时,学生只有三十来人。   张范和虽是张爵谦的侄辈,却与张爵谦同龄。他虽是前清秀才,却是一位信仰孙中山、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学者。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后,曾任镇海县参议会副会长和镇海县政府教育委员。他在霞浦学堂里向学生们灌输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这些活动遭到族内一些遗老遗少们的抵制和反对。设在祠堂里的教室时常受到破坏。不得已,张范和把霞浦学堂搬到大宅院内自己家中坚持办下去,还请了一位早年留学日本的前清举人张炳旭当体育老师,在大宅院门前大晒谷场上教学生们操练。在学堂教育的影响下,少年气盛的张静泉还曾邀集同学前去捣毁了凉亭庙里的菩萨。   由于品学兼优,张范和劝说张爵谦让张静泉去镇海县立中学深造。张爵谦不顾生活艰难,千方百计让张静泉上了中学。   学习结束,为了急于谋生,张静泉经亲友介绍,去了上海法租界白尔路(今自忠路)老宝盛(恒记)银楼当金银首饰制作工人。几年后他同顾玉娥结婚。没过几年,妻子去世。   在当时的金银业工人中,像张静泉那样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是很少的。在上海这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地方,使张静泉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革命思想。      投身革命,从事工运      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为书记。时年22岁的张静泉改名张人亚,于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半年后转为党员,自此他更加积极地参加上海工人运动,领导金银业工人开展斗争,在群众运动中仍以张静泉为名。1922年5月,他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2年9月16日,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在上海迎勋路职工教育馆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一千六百余人,张静泉任主席,报告开会宗旨。略谓“俱乐部是一个联络同业工友的机关,进一步说也就是保存工人生命的机关,希望同业诸君共同努力,……”。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上海分部负责人阮大时(后叛变),以及邵力子、高尚德(即高君宇)、俞秀松等人,并在会上发表演说。经过通过会章,选举出以张静泉(人亚)为主任的三名执行委员。   工人俱乐部成立后,发挥了团体组织作用,经过20天的准备,于1922年10月6日发动全市金银业工人数千人参加罢工斗争,提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承认金银业工人俱乐部的要求。罢工坚持了28天,经过谈判达到了第一项目标,在经济上取得了胜利。但当局没有承认工人俱乐部,俱乐部的三名执行委员也被开除了。   工人俱乐部暂停公开活动后,党组织安排张静泉去闸北商务印书馆工人合作社(名为同孚合作社)工作。从此张静泉就以张人亚的名字在党内继续从事工人运动,并担任党、团领导机关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行工作。   1923年7月,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决定,将上海的53名党员分编成四个小组,张人亚编在第二组――商务印书馆小组,共13人,组长董亦湘,组员有沈泽民、杨贤江、沈雁冰、张国焘、刘仁静等人。9月12日,经详细调查,在上海的党员确实人数只有34人,党小组重新编组,张人亚编到第一组(上海大学),组长为施存统,组员有瞿秋白、邓中夏、邵力子、向警予等八人。同年9月27日,第一组增加恽代英等三人,张人亚调回第二组(商务印书馆)任组长,组员有董亦湘、沈雁冰、杨贤江、顾作之、张秋人等11人。   1923年8月,张人亚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地区委员会委员、书记。1924年3月,张静泉奉调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后,他奉命回国参加反帝斗争。1925年8月,担任最早的上海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即中共上海浦东部委书记,1925年1月改任部委组织部兼宣传部主任,至9月后又奉调去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      秘密保存党的文件书刊      1927年初,为配合北伐军光复上海,张人亚奉命回国任中共江浙区委宣传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