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大院里那些事儿.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社大院里那些事儿

公社大院里那些事儿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曾在老家河北省故城县小屯公社当过近两年(1972―1973年)的“半脱产”――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的技术员。人民公社如今已经成了历史,但我在公社院里那两年经历的许多事,却使我至今难忘。      “半脱产”撑着半边天      “半脱产”,顾名思义,就是一部分时间脱离原来的生产劳动或工作,去从事其他活动。计划经济时期,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上边布置的样样工作都需要公社抓落实,可公社的在编干部最多不过10来人,单靠他们根本忙不过来。所以,那时各公社都有一批这样的“半脱产”人员,如农业技术员、水利助理员、民政助理员、粮食助理员、治安协理员、农民夜校辅导员、通讯报道员、广播员等,号称“八大员”。这些人都是在村里选调上来的,有的原是大队或生产队的干部,有的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知识青年。他们在公社机关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名义上是“半脱产”,实际上常年在公社机关工作,生产队的劳动基本参加不了;号称公社干部,实际身份仍是农民,不在公社干部编制序列,仍在生产队记工分,参加生产队分配;公社对这些人实行的是聘用制,有责无权,说用就用,说不用随时走人。   小屯公社是个总人口不足万人的小公社,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八大员”一样不少,加上享受同样待遇的电工、炊事员等,“半脱产”人员占到公社机关工作人员的一半还多。“半脱产”们自知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低微,经常自嘲是“公社的滴滴答”,意思是像个小水珠,位卑人轻、无足轻重。   话虽这么说,“半脱产”在公社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首先,他们确实都承担着与自己职务相对应的一摊子事情。比如我们农技站,负责落实“八字宪法”,与此有关的所有事情包括良种繁育、农药化肥采购、农机具改造等,就都由我们去跑去抓。再是公社抓中心工作离不开他们。上边布置的中心工作很多,一个接一个,比如从生产角度讲,没开春就要抓备耕,春天一到就要抓春耕春种,夏天来了抓夏收夏种夏管和夏粮征购;秋天来了抓秋收秋种秋管和秋粮征购,秋天一过则要抓养猪积肥和打???挖渠、改造盐碱地等农田基本建设;从政治角度讲,当时正值文革期间,一年四季都要搞运动。对这些中心工作,公社抓落实的方法,除去把村干部们集中到公社开会部署检查外,最主要的是要靠一个村一个村地下去跑。全公社18个生产大队、几十个生产队,方圆几十平方公里,公社在编脱产干部最多时也不超过10个人,除去留在机关值班的、身体不好的和带小孩行动不便的女同志,能下乡的最多六七人。就这六七个人,也常常因为有人有这事那事脱不开身。这种情况下,“半脱产” 就成了公社下乡抓工作的“常任”。村里的干部不能天天见到公社脱产干部,却能天天见到“半脱产”。还有,公社机关凡需跑腿的事更离不开他们。那时候通信手段落后,不要说没有手机、传真、电子邮件等,就连电话都少得可怜。我们全公社包括各大队、生产队和社直单位,就只公社机关有一部需要县里总机转的手摇电话,公社机关只要有需要和村干部发生联系的大事小情,比如通知村干部到公社开会、谈事情,向村干部传达不需要开会传达的事项,到村里了解某项或某一方面的情况等,都靠派人下去“面对面”。派谁去?“半脱产”是当然的主力。事情多的时候,一个半天可能就要往下跑两三次。    “半脱产”有时还能起到脱产干部起不到的作用。那时侯,上边布置的事有许多脱离下边实际,背离群众意愿,村里千方百计推脱敷衍甚至自行其是、另搞一套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落实种植计划,上级强调坚持“以粮为纲”,确保计划确定的粮食种植面积,而群众则希望适当多种点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以解决日常生活所需,并明里暗里按自己的意图办。再如落实 “八字宪法”,虽然也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可上级布置下来,却常常对每一项都规定得很具体,包括一亩地下多少种,施多少肥,浇几水,锄几遍,以及保持多大的行距和株距等,并且要求不折不扣照着干,下边根本没有多少自主权。由此,公社干部下乡抓工作,与村干部发生矛盾和摩擦便不可避免, “顶牛” 的情况常有发生。脱产干部特别是公社领导下乡,一般都要带一名“半脱产”。“半脱产”们土生土长,与村里的干部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思想容易沟通,事情好说好办。遇到这种情况,常常可以起些缓和、调解甚至化解矛盾的作用。有一年春天,我和一位公社领导到一个村下乡,了解到这个村 “擅自”扩种了10 来亩棉花,这位公社领导很生气,要求村里立即改正,毁棉种粮。村干部很犟,说棉花已经出了芽,毁掉太可惜,这块地又适合种棉花,坚持不改,和公社领导争论没结果,就蹲在地上只顾抽烟不再说话。这位领导气得没办法,临走撂下一句狠话,说限两天内改正,不改就撤职!两天后领导派我去,一看,一棵棉花苗都没动,回来汇报后领导令我再去,我又去了两趟,说无论如何不能和公社顶下去,不然我没法交差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