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可西里,藏羚羊生存区还有多大
可可西里,藏羚羊生存区还有多大
从2003年“5?9”特大武装盗猎藏羚羊案发生以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两年时间没有听到盗猎的枪声了。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一“高原动物的天堂”却又面临着种种生态危机。
老鼠抢吃藏羚羊“口粮”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不会相信在可可西里“无人区”,1平方米的草皮上竟然有25个老鼠洞!记者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看到,严重的鼠害已威胁到保护区藏羚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介绍说,经过保护队队员长期坚持不懈地巡山反盗猎行动,可可西里保护区已走向了安宁祥和,藏羚羊基本脱离了盗猎分子的威胁,如今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雪域荒原上,种群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然而,在可可西里保护区4万多平方公里的高寒草甸区,大大小小的老鼠洞近年来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扩张,维系着保护区脆弱的原始生态的草皮遭到高原田鼠和鼠兔咬啮、吞食而发生大面积枯死,导致大面积的草场出现退化甚至沙化。由于鼠害严重,数量不断增多的藏羚羊、藏原羚、野牦牛、藏野驴等野生动物在保护区核心区域正面临着几乎无草可食的困境,它们的生存环境正日益恶化。
记者在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保护区清水河一带看到,区域内的草场沙化现象较为严重,阵阵寒风不时将沙尘刮起,稀疏的黄草随之晃动。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一块草地上,记者就发现了25个老鼠洞。“老鼠不仅吃掉草根破坏了草的生长,加快了沙化的速度,而且如此密集的鼠洞还造成了草地表面塌陷形成大面积的黑土滩。”才嘎说。
在可可西里保护区不冻泉自然保护站的院落里,保护队队员人工种植的绿化草皮也难逃“鼠口”,十几平方米的草地上有近百个老鼠洞。由于高原田鼠在高寒地区的繁殖能力极强,再加上“胃口”不小的它们每只每年食草量至少为50公斤,保护区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将面临着与老鼠“争食”的命运,藏羚羊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生态链条为此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才嘎介绍说,可可西里管理局曾经试图用招鹰灭鼠等措???治理鼠害,然而收效甚微。如果采用毒药灭鼠的办法,又担心这会同时给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带来伤害,所以到目前,管理局对于保护区的鼠害状况仍是一筹莫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建平博士介绍,近两年在可可西里进行环境监测和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由于气候变暖,保护区内的冰川加速融化,湖泊水位明显上涨,尤其严重的是大面积土地沙化。气候变暖极可能导致保护区内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使藏羚羊种群自然死亡率上升,土地沙化严重可能引起藏羚羊食物资源进一步减少,使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物种之间竞争加剧,种群数量下降。“对于保护区草原沙化、鼠害严重的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开展专项考察,我们希望有关科研部门能够给予技术支持和帮助,研究并制定可行性治理方案。”才嘎说。
雪域净土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来,大批采金者和捕捞卤虫、采盐、捕獭人员闯入可可西里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采挖捕杀活动,使保护区藏羚羊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可可西里管理局森林公安分局局长布琼介绍说,从2002年开始,来自青海、甘肃等省的农民就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大肆捕杀旱獭。由于捕獭人员将毒药洒在了草皮上,藏羚羊等食草动物一旦吃到这些沾毒草,就极易发生中毒死亡现象,同时捕獭人员设置的铁夹也给行进中的藏羚羊带来伤害。在2004年9月开始的集中整治行动中,管理局保护队队员共查处、清理捕獭人员100名,查缴300多件铁夹、套子等捕獭工具及数百斤毒药。
在2000年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体制理顺之前,每年都有数万名民工进入保护区从事淘金、捕捞卤虫等活动,给可可西里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破坏。“采金者在保护区腹地乱采滥挖,好多地表植被惨遭破坏,经过水蚀风吹,成为连片的沙堆、沙坑。捕捞卤虫的民工在湖区捕捞作业后留下了大量的塑料、污油、污水等垃圾,这些都会造成保护区生态恶化。”才嘎介绍说。
可可西里保护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其高原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200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通过当地电视台发出公告,禁止在可可西里从事采挖捕捞等生产性经营活动,但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据记者了解,2001年,又有大批民工闯入保护区进行非法采挖捕捞活动,为此可可西里管理局派出巡山队开展整治工作,清理偷采沙金人员7200多人,阻止和驱逐偷捞卤虫人员近1万人。
“可可西里之所以成为藏羚羊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正是由于可可西里保持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如果这片最后的净土遭到破坏,藏羚羊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藏羚羊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近年来我们把保护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放在比保护藏羚羊本身更为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