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四水归堂.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句四水归堂

诗句,四水归堂 篇一:民居与民间美术 民居与民间美术 教材版本: 山东省美术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教学目标: 1、 欣赏中国民居与民间美术,使学生在欣赏民居的同时对当地民间美术有所了 解。 2、 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能够从作品中体 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民居和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提 高保护民居和民间美术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中国民居和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及艺术特点。 1、 安徽黟县民居和雕刻艺术。 2、 陕西窑洞和剪纸、皮影。 3、 北京四合院和年画。 教学难点: 民居与民间美术丰厚的文化内涵。 教具准备: 剪纸、皮影、年画、剪刀、彩纸、胶棒、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学具准备: 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以导游形式导入。 师:春天来了,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春光无限好啊?想不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今天我就为同学们做导游,带领大家一起去旅游,去祖国各地欣赏各地的民居体会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 (设计意图:用导游的形式导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带学生去玩、去看、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二、 发展阶段: (一)、第一站:首先我们来到了安徽黟县,让我们伴着优美的散文品味一下如画的江南民居吧! 1、播放安徽黟县民居的视频:屋顶像什么?院落和我们北方的有什么不同?黟县民居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黟县民居特点 (3)、教师总结:a色调白墙黑瓦与周围的环境青山绿水相融合(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结合);b马头墙又名防火墙为了防止火势蔓延而建,最多可以是五层被称为五岳朝天;c天井式住宅——由楼房围城的较小的院落,因地制宜而建,当地气候湿润少雨建造楼房便于通风,屋檐向内倾斜,下雨时水流到院内被称为“四水归堂”(师问:“四水归堂”是什么意思?生:肥水不流外人田,聚宝盆。) (4)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仙李白游历到此也写下了优美的诗句: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生诵读,体味江南民居之美。) 2、黟县民间美术:三雕艺术(木雕、石雕、砖雕) (1)师问:雕刻的题材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雕刻手法? 的一种。年画的特点——(一、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二、江苏的桃花坞年画 三、山东的杨家埠年画)——作品欣赏(学生进一步感受民间美术的象征性,寓意性) 师:民间美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生:回答。 师:总结。 (1)、形式多样,源于生活 (2)、象征性、寓意性 (3)、装饰性、实用性(4)、民族性、区域性 2、用课件将大门打开,看看四合院内部的情景。 (1)整体布局:四面围和(天圆地方)由正房、东西厢房倒座围和而成(体现长幼有序),中轴线对称布局 (2)欣赏图片师问:四合院主要有哪些色调?生:以红、绿色调为主。师总结:冬季北方寒冷树木凋零,红、绿增添活跃气氛(因地制宜)红色喜庆,绿色祥和 (3)园艺:种树、养花、盆景、假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门神故事,引入年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启发学生思考总结民间美术和四合院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拓展: 1、抢答:从图片(八九十年代发行的民居邮票)中找出本节课欣赏的三处民居?师:同一片华夏土地上为什么会出现造型各异的民居?生:回答。 师总结(我国民居建筑的特征)。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2)、群体和谐,融于自然 (3)、鲜明的民族特色 2、讨论: 古民居逐渐被高楼代替,与自然协调的风景画似的民居消失了,面对这一问题你将如何保护古民居?生:思考并分组表述方案。师:点评并鼓励学生(中国的古民居有待于同学们去继承发展) 3、小结: 我国的民居和民间美术丰富多彩,欣赏视频(各地民居与民间美术的图片)——师: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美了吗?生:感受到了(意犹未尽)师:我们应以生在这样伟大的民族而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保护和传承优良的民族文化吧!(爱国教育) (设计意图:本环节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同时拓展环节又对本课作了进一步的升华,融入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传承优良的民族文化。这一环节在师生交流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师课后反思:本节课以导游的方式带领同学去探寻中华艺术的魅力,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了知识,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不仅使学生获取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节课在师生交流互动中达到了预期效果。对于课堂节奏的控制还存在欠缺,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详略得当,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节奏感。 《美术鉴赏》教学案例二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