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社华人记者戚德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斯社华人记者戚德乐

塔斯社华人记者戚德乐   2006年4月,牡丹江人戚曰永赶赴莫斯科寻找旅居俄罗斯的叔叔,意外得知叔叔戚德乐竟然是塔斯社著名记者、世界摄影大师……      中国同胞相赠相机激励一颗新星升起      从小随同父亲旅居苏联的戚德乐,在迥然不同的血统、习俗、生活环境熏陶下,形成了锲而不舍、勤奋好学的性格。   1949年暑假期间,戚德乐家来了一对将要回国的中国夫妇。刚念小学3年级的戚德乐对客人携带的一架德国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戚德乐让客人教他学照相,并要求试拍几张,客人答应了他。他喜出望外地给客人与父亲照了合影。接着,戚德乐捧出父亲历年来给他的压岁钱,要买下那架神奇的机器,客人慷慨地把相机赠送给戚德乐,并深情地嘱咐他:“喜欢照相就当摄影家吧。你是中国人的后代,要给老祖宗争光。”   此后,他每天做完功课,都要摆弄那架心爱的照相机,在学校假期开办的少年摄影班里,他掌握了初步的摄影技术。戚德乐不放过每一次摄影实践的机会,在学校的运动会和文艺汇演中,在农庄的每一次庆典上,他都频频闪动镁光灯去捕捉生动的亮点。不久,他的作品在莫斯科《中学生》刊物上相继发表,很快,他就成了小有名气的少年摄影家。   高中毕业后,戚德乐应征入伍,成了一名苏军战士。在部队里,他以粗犷的线条,明快的风格,拍摄了大量反映军旅生活的摄影作品,多次摘取苏军摄影大赛的桂冠。戚德乐的名字,引起了苏军和苏联摄影界的注意。   出名后的戚德乐决定把摄影作为终生职业。俄罗斯人酷爱体育运动,每个人都有一两项体育爱好。在苏联,最具有磁力,最吸引人们目光和情趣的就是体育比赛。最直观、最动人、最具震撼力的就是被摄影家所留住的赛场角逐的精彩一瞬。戚德乐把快门焦点对准了群雄逐鹿的精采场景,朝着体育摄影的艺术领域发展、登攀。   戚德乐退伍后,在父亲的赞助下,开了一家“体育”照相馆。尽管资金有限,规模很小,但在莫斯科摄影界崭露头角的戚德乐所具有的名人效应,使得小小照相馆顾客盈门。      带相机的“狙击手”进入塔斯社      戚德乐受到公众注目,并被塔斯社看好,缘于当时在莫斯科进行的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摄影报道任务压得塔斯社透不过气来,全苏体育摄影家协会主席彼得洛夫想到了戚德乐,便把他介绍给塔斯社为特邀摄影记者,参与本年度的一系列国际比赛摄影报道。为补偿戚德乐“体育”摄影社的损失,全苏国际比赛组委会向其预付了7000卢布佣金,这笔钱在当时人均年薪2000卢布的苏联,确实有点让人眼晕。戚德乐用此佣金买了一套摄影器材,捐赠给了母校,又在市中心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把父母接来住。   初春、仲夏、金秋、严冬,戚德乐按照组委会的安排,激情满怀地投入到各项赛事的摄影报道工作中去。他准确调光、定焦,频频按动快门,将各国健将逐鹿争雄的英姿,刹那间定格在自己的镜头中,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作品送交组委会报道中心。赛事期间,戚德乐的摄影作品总是能够抢占《真理报》主编签发、编审、排版的第一时间,被发表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当戚德乐的身影在赛场上消失的时候,同行们准能在暗室里找到他。为了拿到一幅更为理想的照片,他往往反复冲印十几次,甚至彻夜不眠。戚德乐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同行们由衷的敬佩和权威摄影专家的赞叹。美联社、路透社的体育画报也转载了戚德乐抓拍到的那些千钧一发、转瞬即逝的特写场景。外国同行称他为“相机狙击手”。   诸多赛事结束时,苏联《体育画报》、《摄影家》、《共青团真理报》等10余家国家级媒体,争相聘请戚德乐担任摄影记者。在诸多媒体中,最权威的塔斯社提前“号”下了戚德乐。   才华超众的戚德乐步入塔斯社,被安排随时参与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先期采访,担任首席摄影记者,这是老资格的大牌记者才能享有的殊荣。   戚德乐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告诉了父亲,父亲提醒儿子说:“专门搞体育摄影吧,那才是最适合你干的事儿!”   聪明的戚德乐明白,在中苏关系冷淡的年代里,父亲建议的背后,蕴藏着浓郁的中国情结。他立即向社里领导提出专职从事体育摄影报道工作,并得到批准。自此,戚德乐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摄影中,最终成为享誉俄罗斯的世界体育摄影艺术大师。      与太空人加加林及乒坛枭雄本格森的摄影情缘      成为专业摄影记者的戚德乐,随着采访活动的增多和自身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结识了众多世界名人。   1964年4月13日,人类第一个太空人、苏联英雄加加林少校在克里姆林宫参加太空环游三周年庆典宴会上,与戚德乐相识。   27岁的加加林少校勇敢地完成了人类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宇宙飞行,因而成了万众瞩目的英雄。当时,能与加加林见面、握手甚至合影,都属人生殊荣。   加加林每一天都被政府高官、专家学者层层包围,其崇拜者是很难与他谋面的。当戚德乐作为摄影记者进入克里姆林宫庆典大厅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