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政府是如何讲故事
外国政府是如何讲故事
“讲故事”就是一个国家在重视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利用话语和行动来塑造内外形象的意识、规划和行动。如果说西方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是仗着船坚炮利的“武攻”抢来的,那么维持和经营这种主导地位就是靠着“讲故事”的“文卫”来进行的
美国政府:利用好莱坞唱响美国“主旋律”
有人曾经用纸片、芯片、薯片、影片来形象地概括美国的综合实力。纸片就是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象征着它的金融实力;芯片不言而喻,指的是科技和创新能力;美式快餐和零食里随处可见的薯片则代表着其所向披靡的商业推广和营销能力;影片就更用不着解释了,就是好莱坞年产近千部、风靡全球的美国大片。这些好莱坞影视产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依托庞大的美国电影营销渠道输出到世界各地,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几乎每天都在世界范围内讲述着“美国故事”。
翻检??届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提名和获奖榜单不难发现,“爱国主义”、“美国精神”和“道德主义”是其中的主流,无不反映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也成为“美国故事”的主要梗概。说到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我们会想到梅尔#8226;吉布森在《爱国者》中塑造的反抗英国殖民者的英雄形象和《独立日》的恢宏巨制;说到“美国精神”,我们脑海中会油然而生“阿甘”木讷外表下不拘的自由意志和古怪天才纳什的“美丽心灵”;说到道德,我们会思考《拯救大兵瑞恩》提出的道德两难困境,然后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得到解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莱坞塑造的英雄形象和道德标准和现实中的美国叠加在一起,美国通过用电影讲故事的方式修补和提升了它的形象。随之,美国利用电影语言来宣扬“主旋律”并塑造美国形象的模式也被复制到其他国家,印度的“宝莱坞”和尼日利亚的“瑙莱坞”都是它在其他国家的翻版。
当然,讲述“美国故事”的不仅仅是好莱坞,美国还具有举世公认的“讲故事”能力和优势。在美国庞大的新闻产业中,“最好的新闻就是讲述完美的故事”被视为圭臬。“进入故事的中心,然后把读者带到现场”成为评判一个记者是否优秀的绝对标准。据说《华尔街日报》记者的口头禅是:“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儿上,让它有趣一点!”新闻记者就是这个信息时代的职业讲故事者。
当然,讲故事也需要有职业道德,讲故事不是编故事,如果为了赢得关注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而去“编造”故事,一旦谎言被揭穿,就会损害国家的信誉和声望。美国在这方面也没少犯错误,比如在入侵伊拉克之前,美国“讲”了四个故事: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和“基地”组织有勾结;伊拉克在“9#8226;11”袭击中帮助了恐怖分子以及美国政府直到开战前夕还在“寻求和平”。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都是美国编造出来的谎言。谎言被揭破后,直到今天美国还在吞咽在阿拉伯世界遭到普遍怀疑和反对的苦果。
英国政府:打造“不列颠”品牌
英国是西方曾经的霸主和传统强国,但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下,英国国力走向衰落,最终屈居人后,成为世界的二流强国。但曾经的大英帝国不甘沉沦,历来重视通过文化输出的方式来维持和提升其国际声望和影响。尤其是在年轻有为的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后,发起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讲故事”运动。
布莱尔之所以要带着英国人讲故事,是因为他发现外国人对英国的印象和英国人的自我认识之间差距很大:严重缺乏朝气的社会就像一个“英国病人”,“教堂、古堡和乡村”几乎成了人们对英国的全部印象,古板、严肃、保守和死气沉沉成了英国的代名词。为了消除人们对于英国“衰落”的普遍印象,英国政府要发起一场给英国增添现代气息、色彩和活力的“讲故事”运动。
布莱尔先是找到几个偏好设计和创意的年轻人为英国量身定做了一套被命名为“酷不列颠”的品牌推广方案,要像推销商品一样推广英国现代、时尚的形象。这个“酷(Cool)”字抓住了西方流行文化的特点,非常迎合当时社会尤其是年轻人追求个性、推陈出新和引导时尚的心态。接着布莱尔和英国流行界和时尚界密切互动,宣告英国“年轻和时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英国随即制作了名为“新不列颠”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还把严肃庄重的国歌改编成了摇滚版。在这些政府行为的带动下,追求时尚设计和创造成为席卷英国的狂潮,摇滚和流行音乐全面兴盛,成就了“辣妹”这样具有国际声誉的乐队,“007”的形象也风靡全球。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奥组委展示出来的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标志,都体现出浓重的“酷”文化。
英国的“酷”运动讲的是一个古老国家谋求新生的故事,尽管由于它过于迎合年轻和时尚而流于肤浅,对英国文化深沉的一面展示不多,但它的确为英国社会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从而扭转了英国的国际形象。
法国政府:“伟大法兰西”的文化立国方略
说起法国,就连许多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