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间示踪介绍(EOR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示踪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3、了解油层分层及油水井小层连通性、水淹层位, 确定油井受效方向和注入井驱动方向; 4、验证裂缝走向、大小; 5、确定断层和隔离带的状况; 6、确定油层平面,纵向上非均质性; 7、了解压力场的分布; 8、结合其它资料,综合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及分布; 9、确定孔道大小,为调剖堵水剂筛选及用量提供参数; 10、 确定注入流体的利用率,及水驱、聚驱、混驱、 热采不同类型的动态情况; 11、示踪试井,验证和补充干扰试井、脉冲试井; 12、评价工艺措施效果; 13、定量的解释结果为开发方案的动态调整提出建议。 示踪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国内外应用情况 井间示踪测试技术是一门发展了几十年的成熟技术,随着科技进步,其技术内函不断丰富,在我国50年代玉门油田就开始应用,迄今为止已有大庆、吉林、辽河、胜利、华北、大港、中原、新疆等油田广泛应用。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量物质井间示踪具备分辨率高、用量少、价格便宜、无环境安全问题而倍受国内外青睐,得以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穿过油层进行井间测试、获取驱替状况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受到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重视和欢迎。 井间示踪 1999年冷家油田微量物质井间示踪监测 施工过程工艺技术统计 井间示踪 井间示踪 示踪剂产出与拟合曲线 冷34-658井 冷38-654井 井间示踪 示踪剂产出与拟合曲线 冷38-552井 冷38-552井 井间示踪 监测期间压力分布 及注水流线 冷43块第一层 压力分布图 冷43块第一层 注水流线 井间示踪 监测期间压力分布 及注水流线 冷43块第六层 压力分布图 冷43块第六层 注水流线 井间示踪 井间主流通道波及面积和波及体积 井间示踪 产出示踪剂的层内波及系数 井间示踪 汽窜通道分析 井间示踪 油藏非均质系数 =1 井间示踪 回采率统计 井间示踪 3549 合计 上补油层 40 3.5 3.5 间开 补层合采 99.06.21 冷83 下补油层 159 间开 间开 补层合采 99.05.05 38-650 下补油层 275 7.9 8.0 4.7 4.7 补层合采 99.04.24 46-654 上补油层 797 3.5 3.7 关井 补层合采 99.03.19 30-658 上补油层 1232 5.6 5.6 2.4 2.4 补层合采 99.02.11 40-652 下补油层 343 4.8 5.2 3.0 3.0 补层合采 99.01.15 32-562 下补油层 703 5.4 5.4 间开 补层合采 99.01.16 40-562 日产油 日产液 日产油 日产液 备注 累计 增油 措施后生产情况 措施前生产情况 措施 内容 措施 日期 井号 补层效果统计表 井间示踪 2000年冷家油田微量物质井间示踪监测 井间示踪 井间示踪 * * 高含水油藏动态监测技术进展 油田井间示踪监测技术 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井间示踪 指加入与被示踪流体性态同步的物质(专用示踪剂或者其它驱替流体),监测被示踪流体的运动状况,从而完成井间参数分析与解释。 示踪 分类 (1)储层水化学示踪:了解区分边、底水、夹层水、注入水,以及油藏的压力场、结垢状况等; (2)储层有机指纹识别技术:建立产油、产水剖面,了解油源等。 一、自身示踪 三、井间示踪——成熟技术 示踪的历史 井间示踪技术在油田的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最初多被用来定性地了解地下流体的运动状况。70年代末,美国W.E.宾哈姆和M.阿卑扎德先后在史密斯的五点井网中示踪剂流动特性预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井间示踪资料解释油藏非均质性,使井间示踪资料的解释向定量化发展。80年代末,加拿大的K.N.伍德和J.S.唐等人,在库克专利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井间示踪技术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理论和方法,并在矿场实践中得到验证。这些最新研究成果,把井间示踪技术推向更加实用和指导油田开发的新阶段。 示踪剂的分类 气体示踪剂 水示踪剂 油示踪剂 油水分配示踪剂 固体示踪剂 特殊示踪物质 常用的示踪剂 一、化学示踪剂(50年代技术) 1、 无机盐 阴离子型,不稳定,加入浓度6~12%,需作业泵入,分光光度计、色谱等检测,有环境问题。 2、 染料 阴离子型,吸附量大,易受干扰,超过5天失效,分光光度计、色谱等检测。 常用的示踪剂 一、化学示踪剂(50年代技术) 3、卤代烃 一氟三氯甲烷、三氯乙烯等,有机氯对原油后期加工有影响,气相色谱检测法(最低检出限ppm级),加入同无机盐,有环境问题。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