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要回到“自力更生”社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是否要回到“自力更生”社会

我们是否要回到“自力更生”社会   孙大午为什么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情      说起孙大午恐怕无人不知,在公众心目中他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企业家,尤其是他的正派耿直给人印象深刻。这样的汉子是中国文化的稀有产物,尤其让我敬佩。他对自己品德的“不合时宜”的严格要求,让我从心底里竖大拇指。过去我一直觉得,在这个缺乏诚信的时代,孙大午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品牌。如果他做“大午奶粉”、“大午放心肉”,应该很有前途――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有着高度道德自我期许的人,做出来的农产品,口味不见得比别人好,但一定是让人比较放心的,至少他不会掺三聚氰胺。   前些日子我跟几位学者一起应邀去孙大午的“大午庄园”作客。我过去是学管理的,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午集团哪里是一个企业,分明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乌托邦啊,有几千亩的庄稼地,有大午养鸡场、大午饲料厂??还有大午小学、大午中学、大午医院、大午温泉浴池以及污水处理厂,喝的水是大午矿泉水,饭桌上上酒时,一看――是大午葡萄酒。   这太不符合管理学常识了,拿我们的日常经验来说,如果专心做一件事,基本上什么事都能搞定,但如果同时管几摊子事,过了边界,就会手忙脚乱,就跟玩抛球的杂技一样。18世纪亚当#12539;斯密的《国富论》介绍了专业分工使效率提高的道理。他用制针的例子说明,一个劳动者如果没有受过相当训练,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经过专门训练者,大概能做20枚;但如果按照更专业的分工,抽铁线、拉直、切截、削尖、打磨等18种操作各由专门的人来完成,这样组织10个工人每日就可制针48000枚。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人越专心做一件事,效率越高。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办企业,越专注于一个领域就越有竞争力,就像“沃尔玛”一辈子专门办超市,“肯德基”一辈子钻研鸡翅。像孙大午这样搞出一堆差别如此之大的企业,协调这么多不一样的产品,要消耗多大的精力啊。以他的才干和品德,如果专心挑一件事做,比如养鸡或者做饲料,大概不会比刘永好干得差。一位老师就专门拿刘永好的例子启发他。   不过这些旁敲侧击的建议,孙大午都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刘永好那样的模式很不靠谱,而他的发展方法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他最有力的一条理由是:在中国,往外面发展就要土地,要土地就要和政府打交道,就要行贿,这种靠行贿搞的事都不靠谱。这个观点虽然有点偏激,但确实反映了当下的某些实际情形。   离开大午庄园后,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孙大午的企业架构是违背管理学常识的。但孙大午这个人并不笨,而且很好学,仅用他缺乏学术训练恐怕不足以解释他何以如此固执。      为了喝牛奶,人人都得自养奶牛?      最近我又去山西大同的左云县,见到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马文友。他已经72岁了,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了解他的创业经历后,你会发现他真是个愚公移山式的老英雄。40多年前,马文友在晋北荒地上一所废弃破庙里开办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靠着师生劳动,硬把荒坡填成平地。为了解决办学经费问题,他又开始办砖窑、种地、养牛,后来办起了活性炭加工厂等8个企业。现在,这里成了有数千师生、远近闻名的职业技术学校,不仅给贫苦的农村家庭培养大批人才,还给国家交了上千万的税。   左云县以煤炭产业出名,走在街上你就会知道“资源的诅咒”是什么含义。这里街上跑的挂政府车牌的好车很多,但路两边连树都没有,大量的建筑都是1970年代的水平,据说是给矿工住的――与其说那是房子,不如说是窝棚。如此简陋的窄路,收费站却频频出现。当地人告诉我,其中一个收费站已收了20多年的过路费。这个县一年财政收入是13亿元,天知道这些钱都花在哪里了。但你走进马文友的学校,简直豁然开朗,到处绿树成荫,整洁的教学楼让你以为到了另一个地方。   这又让我想起了与孙大午同样的问题:马文友这样一位老英雄,若是专心办企业,必能办出很好的企业;若是专心办学校,也能办出教育集团甚至大学。可他把精力分散在学校和各种企业,虽然办得都不错,但教育学生和养奶牛毕竟是不一样的。也亏得他是个“超人”,才能应付得了,但对于社会而言,这是多么严重的人才浪费啊!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样有才华又有激情的人,不能专心做一件事呢?忽然间马老先生常说的一个词让我想起了什么,这个词就是“自力更生”。马老说出这个词时,另有一层意思,就是外部环境靠不住。   本来市场经济的功能,就是使人通过交换实现互补,并让每个人专心于自己的特长,这样整个社会的效率就能达到最高。但当外部环境靠不住的时候,人们不得不自力更生,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我在马老的学校参观时,喝的是他自己的奶牛厂产的牛奶,口感真是好,却也让人想起那个笑话――为了喝牛奶,人人都得自养奶牛,这个社会就“没戏”了。      不得已的“自力更生”      孙大午和马文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