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痛与不痛的秘密同步精练语文版必修.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痛与不痛的秘密同步精练语文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 痛与不痛的秘密 课后一起巩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成瘾(yǐn)  蚌埠(bèng) 蛮横(hèng) 冠冕堂皇(guàn) B.弊端(bì) 背负(bèi) 执拗(niù) 拐弯抹角(mò) C.钥匙(shi) 剥皮(bō) 喝彩(hè) 弄虚作假(nòng) D.癫痫(xián) 可汗(hán) 押解(jiè) 万头攒动(cuán) 解析:A项,“冠”应读“guān”;B项,“背”应读“bēi”;C项,“剥”应读“bāo”。 答案:D 2.导学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的,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孤鸾寡鹤。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以其并六国之威,不惜用销毁兵器的办法消灭“抵抗力”,自以为这样能长治久安,其实是厝火积薪,大乱不远。 入口处耸立着一座大石牌坊,三重檐歇山顶,高低错落,气势恢宏,主体建筑随着山势层叠而上,使人顿生高岸深谷的庄严感。 工作中,也有一些干部以谋“巧”为荣,偷奸耍滑,不热衷于脚踏实地干出成绩,却倾心于以表面文章营造歌舞升平的气象。 宋元时期刊印的古籍当过百万部,迭经社会动荡,兵燹水火之厄,至今天,存世的吉光片羽仅有4 000部左右。 从年初业内喊出全年600亿票房的目标,到最终以457亿差强人意地收官,电影市场沧海横流,希望与失落、野心与焦虑众声喧哗。 A.  B.  C.  D. 解析:“孤鸾寡鹤”指失去配偶的男子或女子。“高岸深谷”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大量工业产品升级换代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B.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会不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C.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 5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的高级别会议。 D.今年高招艺术类考生人数呈现增长的态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解析:B项,“否定态度”表意不明。C项,“约1 500多名”配搭失当。D项,“为……优劣感到担忧”不合逻辑。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    。    ,    。    。    ,针灸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被作为替代疗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现代科学从组织学和生理学上尚未发现气、经络或者穴位的存在 因为缺乏足够的现代医学实验证实其有效 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 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的气的流向 A.     B. C.⑤②①⑥③④ D.①⑤⑥②④③ 解析:承首句,总体说明,紧密相连,具体介绍针灸,承,④开启尾句。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中医文化 过常宝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此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天师”的岐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年疫病肆虐时,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现在说的“中医”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医学命名为“中医”,人们又称之为“汉医”“传统医学”“国医”等。 中医的原理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就是“中和”。 汉代说的“中医”,“中”虽然不是“中和”之意,但“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