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英译本中的伪翻译现象分析.doc
《聊斋志异》英译本中的伪翻译现象分析
引言
同《红楼梦》和《论语》等其它许多中国典籍一样,《聊斋志异》也不断被不同的译者翻译成英语,慢慢完成了其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19 世纪40 年代至 20 世纪 40 年代,是《聊斋志异》英译的第一次高峰时期。在此期间,许多西方汉学家,如德国汉学家郭实腊和卫礼贤,美国汉学家卫三畏,英国汉学家梅辉立、禧在明、阿连壁和翟理斯,法国汉学家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等,为英语世界奉献了许多特色各异的《聊斋志异》英译文,为《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翟理斯的两卷本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更是自出版伊始就被公认为英语世界《聊斋志异》英译本的代表之作。早期西方汉学家英译《聊斋志异》时处“西强中弱”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西方汉学家深受当时盛行的“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翻译《聊斋志异》时会根据西方的意识形态、文化习惯以及自己的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操纵,结果导致他们的《聊斋志异》英译中存在大量的伪翻译现象。
1 伪翻译
伪翻译分为两种,一种是图里所指的那些“无实际翻译操作过程,借翻译之名行创作之实的翻译”( Toury,2001: 40) ; 一种是拉多所指的那些“偏离原文太远而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翻译”( MarkShuttleworth & Cowie Moria,2004: 134) 。中外翻译史上,第一种伪翻译并不鲜见。例如,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存在大量伪翻译: 《清静心法经》、《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本生心地观经》、《仁王经》等都是借翻译之名自创的伪经; 中国当代作家王山出版自己创作的畅销书《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时,声称该书是译自德国学者洛伊宁格尔的作品; 俄国文豪普希金发表诗歌《致李锡尼》时,声称译自某个古罗马诗人,其实该诗是他自己创作的作品; 法国作家皮埃尔·路易出版《比利提斯之歌》时,声称该书译自希腊女诗人比利提斯的作品,不过后来人们发现《比利提斯之歌》是皮埃尔·路易本人的创作。第二种伪翻译更是司空见惯。例如,我国近代翻译史上译介西方文学作品之巨匠林纾翻译西洋小说时,不受原文束缚,将改写、改编、再创作发挥到了极点,译文备受当时读者喜爱; 我国着名翻译家严复翻译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名着时,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有时删减原文,有时创作性地加入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天演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苏曼殊翻译《惨世界》时,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在译文中加入了原作中不存在的人物,并大量编排了新故事情节; 英国文人费茨杰拉德英译波斯诗人欧玛·海亚姆的《鲁拜集》时,加入了许多自己创作的东西,使其成为英国文学中的经典; 美国着名诗人庞德以费诺罗萨的手稿为源,采取翻译加创作的手段翻译出《华夏集》( Cathay) ,在美国诗坛引发了意象主义革命; 美国“垮掉的一代”英译寒山诗时,通过创作使中国历史上的三流诗人在大洋彼岸声名鹊起。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早期西方汉学家的《聊斋志异》英译中也存在大量的伪翻译现象。例如,清末德国来华传教士郭实腊“译介《聊斋志异》的主要目的是为其在中国传播基督教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依据,为达到这一翻译目的,他将《聊斋志异》塑造成一本宣扬异教信仰的书籍,大幅改写原文的情节和主旨”( 李海军,2011: 78)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为了保持他心目中中国文学的“纯洁性”、在西方读者中塑造纯洁的中国文学,翻译《聊斋志异》时大幅删减和改写原文中那些“不纯洁”的内容。英国汉学家、伦敦皇家学院汉文教授禧在明在其编着的经典汉语学习教材《中文学习指南》( TheChinese Language and How to Learn It) 中选择了 14篇《聊斋志异》故事作为课文,并将它们翻译成白话和英语。禧在明此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想学习中文,但积极性被望而生畏的教科书打消了的人的需要”( Hillier,1919: 前言) ,因此,他在翻译过程中大幅改写原文,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早期西方汉学家《聊斋志异》英译中的伪翻译现象不胜枚举,其中法国汉学家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的《聊斋志异》英译本 Strange Storiesfrom the Lodge of Leisures 中的伪翻译现象最为突出。
2 Strange Stories from the Lodge of Leisures 中的伪翻译现象
2. 1 乔治·苏利耶·德莫朗与 Strange Stories from theLodge of Leisures
乔治·苏利耶·德莫朗,法国外交官与汉学家。8岁开始跟随基督教传教士学习汉语,最初立志成为医生。1899 年由一家银行送往中国,因为精通汉语而被法国外交公司招募,分别于上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