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彼其谁——论蔡琰名下五言《悲愤诗》兼向宇文教授所安请益.docxVIP

舍彼其谁——论蔡琰名下五言《悲愤诗》兼向宇文教授所安请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舍彼其谁——论蔡琰名下五言《悲愤诗》兼向宇文教授所安请益.docx

第22卷第l期琼州学院学报V01.22 No.12015年2月Joumal of Qiongzhou UniversityFeb.2015“古诗与汉魏六朝文化研究主持人语文学史写作与个案研究木斋如果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诞生的日子,新年,就是宇宙中人类的诞辰。当下,耿耿长河,天色欲曙,在距 离故国遥远的印第安纳,满怀虔诚肃穆,凝神倾听着新年的钟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观古 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神灵进入到哲理的思辨之中。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是否都是可以认知的?是 否都是有规律的?是否都是有源流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生命历程的长河里,每个 人作为生命的本体,并不能预知在新的一年中以及未来岁月中会有什么事件发生,而在冥冥上苍中,却已 经决定了某些事件的必然发生;而在每个人必然会发生的事件里,也无不可追溯其之所以发生的源头。这 就是一向所说的探河穷源之意。我们之所以有时候误以为某些难解的文学史现象是没有源头的,没有规 律的,因此也是不能破解的,仅仅是由于某些历史的局限,某些意识形态的灰尘,遮蔽了我们的双眼——学 术史长河中的某一阶段的不能认知,不等于永远的不能认知。我曾经将我的学术研究方法论,总结为整体的、流变的、联系的研究。我之所以会采用这种大文学史 观的方法研究,而非局部的、僵死的、孤立的个案研究,也同样是有我个人研究的源流因果关系。当下时光 进入到二零一五年,正是我开始古代文学研究三十年的时间点,大约在1985年的时候,我开始产生重新写 作中国文学史的冲动,并且将之作为自己为之努力一生的追求目标。正是这“居然成瓠落”的大课题,成 为我三十年来艰辛备至、自我放逐的苦难源头。三十年时光,可谓是三个“十年生聚”的学术历程:第一个 十年,在人大读研,开始的是苏轼和宋诗研究,撰写了《苏东坡研究》等,以撰写鉴赏类文章夯实基础,以编 书活动开拓视野;第二个十年,转入到中国文学史写作,以《唐宋词流变》《宋诗流变》等系列论著,粗粗梳 理了中国诗歌史从《诗三百》时代到宋代的流变历程,并以《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梳理了宋前士大夫 仕隐矛盾的思想历程。其中的学术观点,虽然仍主要以当时流行的、文学史教科书之说为说,未能取得实 质性突破,却在源流、联系、整体的方法论中得到了磨洗和锤炼;第三个十年,也就是约在2005年开始,发 表《古诗十九首》和词体起源发生问题研究相关论文。在这些似乎散乱的选题中,自有我个人内在的章法 可循。我在前面几轮的文学史写作中,感到不能安置的几个瓶颈问题,需要单独作为个案性研究。在诸多 个案瓶颈问题中,主要以三个问题最为关切:(1)五言诗起源发生问题研究,这一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 到以后六朝诗、唐诗的源流关系;(2)词体起源发生和李白词真伪问题,此一问题涉及整个词体的出身出生, 涉及到词体文学的基本性质,同时也涉及到唐五代宋元明清词体文学和曲体文学的演变根据;(3)《诗三 百》的写作历程、传播历程和中国诗歌的起源发生。这一问题是对前两个问题的探源追溯,不将《诗三百》 的起源发生以及性质梳理清晰,则民间说论者仍然有最后的堡垒。这是我自去岁从台湾中山大学客座归收稿日期:2014—12—24 主持人简介:木斋(1951一),男,北京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词史。著有《宋词体演变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曲词发生史》(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曲词发生史续》《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迸》《宋诗流变》《唐宋词流变》《苏东坡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发表创新性论文120余篇。·25·万方数据第22卷第l期琼州学院学报来,即刻着手《诗三百》研究课题的原因。可惜,刚刚开始,就不得不开始了美国访学的艰苦历程。当下, 对我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国之后,能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开始新的一轮,应该是我人生最后一轮的文 学史写作。如果天假以年,我希望能用另一个三十年来完成这一宏大的选题。换言之,一部文学史写作的 课题,决定了我始终习惯于在整体文学史的大背景之下来审视和研究文学史的个案,而流变式的文学史写 作,引导了我始终采用源流的目光来研究每一个似乎孤立的文学史现象。换言之,采用整体的、流变的、联 系的学术体系来观照个案问题,正是因为这些个案现象,原本就是处在整体的、流变的、联系的网络之中。本期有幸得到山西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郑伟教授和美国普度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王寄瀛教授的大作,分 别研究有关魏晋哲学问题和蔡琰名下五言诗真伪问题。两篇论文史料丰富,旁征博引,言之成理,言之有 据,令我钦佩。其中王教授一文(以下简称王文),从多个侧面论证了蔡琰五言诗的真实性问题,特别提出 了“舍彼其谁”的学术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是非常尖锐而有现实意义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