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试卷】广西桂林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期末试卷】广西桂林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林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年级 思想政治 (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第4页。请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否则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2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答题卡中。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桂林人民创作了《王三打鸟》《拾玉镯》《秋声赋》大儒还乡》 等一大批地方特色的经典剧目。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活动的主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16年10月26日,根据台湾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花桥荣记》,在桂 林大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该剧用一根米粉串起了海峡两岸隔不断的文化血脉,让观众领略 到了花桥、漓江、桂戏、桂花、桂林风情等桂林文化符号。这说明 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生活中因为读了一本书,而使人的思想观念乃至前途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故事,比比皆是。根据材料,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说明 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C.阅读对人的综合素质具有持久影响 D.文化活动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4.阅读优秀书籍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②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陶冶 ③能丰富精神世界,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④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近年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民族节日庆典活动。2016年6月,中央电视台端午特别节目“歌 从漓江来”在桂林七星公园录制完成,并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我国之所以重视民族节日,主 要是因为 ①庆祝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 ②民族节日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是思想的潜移默化而不是模式的简单输出。在文化交流和贸易中, 不要把对方当成异类、当成敌人,而要解疑释惑。这是文化的功能,也是文化的责任。材料告 诉我们 ①要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②要接纳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女主角艾玛 沃特森与另一家公益机构共同发起“地铁藏书”活动。她在 伦敦地铁中随机摆放自己喜爱的图书,希望有缘拾得的人阅读后将书留给下一位搭乘地铁的 读者,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8.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宮、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风格。这说明了 ①世界文化相互交融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就文化自身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D.社会变革 10.2016年9月4日,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上演,从借助高新科技演绎的水上芭蕾《天鹅 湖》,到新编民歌《难忘茉莉花》,再到经典《欢乐颂》,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超越语言与国界, 展现出中国文化魅力,让世界倾心。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艺工作者是文艺创新的唯一主体 ③以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④文化创新有助于民族文化焕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