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浙江省考申论热点 浙江非物质遗产保护
2011浙江省考申论热点 浙江非物质遗产保护
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在全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培育工作会议暨第六届浙江省非遗保护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马司长、仇市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深化、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会议。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相聚在文化积淀深厚、经济繁荣发达的温州,就我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培育工作和把非遗保护工作推向深入,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 近年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富有成效,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历时五年在全省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得到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在我们浙江召开了全国非遗普查现场经验交流会;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申报工作成绩卓著,在国务院公布的第 一、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中,浙江上榜数连续两次全国第一,并且有望实现“三连冠”;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名录项目传承基地、传承教学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等非遗保护传承载体,不断推出,成效渐显;传承人保护逐渐形成机制,促进了非遗的活态传承;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日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我省非遗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和显著成绩,离不开文化部一直来的关心和指导,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非遗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离不开高校非遗研究基地和各位专家的有效指导,也离不开各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和推波助澜,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文化部非遗司对我省这次会议十分关注,马司长冒着盛夏酷暑亲临浙江给予指导;温州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在温州举行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今天仇市长亲自莅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代表浙江省文化厅,对文化部非遗司领导对浙江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温州市领导对这次会议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欢迎! 下面,我根据这次会议的主题,着重就我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培育工作,推进非遗事业的发展繁荣,讲三点意见。 一、我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培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传统表演艺术,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是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全省各地在开展面上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同时,抓住重点,积极培育,推出了一批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和活动品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优秀作品鼓舞人,成为文化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博大精深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是文化工作的根本要求。这些年来,我省各地在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培育中,牢牢地立足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汲取其精神营养和文化精髓,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广大文化工作者,不辱使命,从我省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和启迪,在精品项目培育实践中,倾注了满腔热忱和大量心血,反复推敲,多次磨练,精益求精,以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表演,打造了数量众多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发挥了艺术精品在凝聚人心、鼓舞力量、塑造品格上的独特作用。 (二)非遗普查与建立名录体系,奠定了推出精品的基础 我省2003年至2008年在全省深入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通过“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项目、不漏艺人”的四不漏地毯式调查,基本摸清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省共上报普查线索270多万条,实地调查项目15万多项。在普查的基础上,全省省、市、县三级分别建立了非遗名录,确定了一大批重点抢救保护与传承的项目。目前,省级三批名录共586项,市级名录1637项,县级名录5538项。2006年以来,在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先后有44项和85项被列入,上榜数均名列全国第一。卓有成效的非遗普查和非遗名录体系的建立,从项目选择、素材挖掘和加工提高、创新包装等方面,为我省传统表演艺术精品的培育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三)深入发掘采风与推陈出新,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这几年,各地在精品培育工作中,十分注重传统项目的深入发掘,组织创编人员深入采风,搜集传统元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推陈出新,既保持传统表演艺术自身的特点,又根据艺术传承的规律,进行艺术创新、表演创新、音乐创新、舞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昆曲《公孙子都》、越剧《陆游与唐婉》、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如民间舞蹈《长兴百叶龙》、《余杭滚灯》、《青田鱼灯》、《永康十八蝴蝶》、《洞头贝壳舞》,如舟山锣鼓、绍兴莲花落、温州鼓词、杭州摊簧等一些优秀改编节目,都是深入发掘和推陈出新的成果。这些传统表演艺术精品项目闪亮登场,在全省相关的大赛中脱颖而出,有些在中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07-27 CRH1048B轮对不旋转误报故障分析报告.doc
- 2010-04-22:03.处理机调度和死锁[50-84].ppt
- 2010-2011学年(下)八年级思想品德质量分析.doc
- 2010-2011学年天峻县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考试试卷(B).doc
- 2010-11'小学课室图书 中文广泛阅读计划综合服务订购表.pdf
- 2010-2011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文档.doc
- 2010-2011学年度(上)第二课堂.doc
- 2010-2011学年下期九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物理.doc
-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初三化学期末检测试题.doc
- 2010-10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