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四语翻译文学作品四僧戏说正行道-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PDFVIP

中国第一部四语翻译文学作品四僧戏说正行道-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第一部四语翻译文学作品四僧戏说正行道-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

族翻译 2008 年第2 期 (总第69 期) 中国第一部四语翻译文学作品 《四僧戏说正行道》考释 日科 (民族出版社,北京 100013) [ 要] 1814 年12 月底,贡唐 ·丹贝仲美大师用藏、汉、蒙、梵四种文字 (记音)编写了藏戏剧本 《四僧戏说 正行道》。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仔细考证,认定该剧本是中国第一部使用多语种编写翻译的文学作品,作品从一个侧 面有血有肉地记录了中华兄弟民族血脉相连、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真实生活,弥足珍贵,有极高的翻译研 究和文学欣赏价值。 [关键词] 翻译;文学作品;《四僧戏说正行道》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80X(2008)02-0038-07 一、写作年代与剧作用语 (一)写作年代 [1](P267) 《四僧戏说正行道》 是贡唐·丹贝仲美大师用藏、汉、蒙、梵四种文字撰写的藏戏剧本。关 于这部文学作品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剧本的后跋所提供的写作年代为藏历第十四绕迥木狗年(鬼宿 月)十二月(约公元1814 年年底,按藏学界习惯,藏历换算成公历时只考虑年份而不考虑月份,假如 藏历月份靠近年底时, 出现跨年度现象,故公历确切年份难定。另有说法,古代藏族当鬼宿月为 [2](P266) 岁首,鬼宿月初一过新年)。而《三世贡唐传》 中所提供的写作年代为“53 岁木狗新年初”(约公 元1814 年年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从新创到最后全部完成经过了约一年的时间。据此笔者初步判断该 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撰写阶段和翻译阶段。也就是说该作品的撰写工作在这一年 的年初 (约1814年年初)已经完成,然而该作品的翻译工作则一直延续到年底(约1814年年底)才 告完成。 (二)剧作用语 《四僧戏说正行道》的撰写翻译使用了藏、汉、蒙古、梵四种语言(音译)(藏文长条 16页;大32 开,24 页,约1.5 万余字)。其中汉语和蒙古语是用藏文字母记音的方式,拼写汉语蒙古语的读音而 成,即用音译方式记录的。梵文是根据藏文中约定俗成的专用梵文拼写法拼写而成的。同时又将汉语、 蒙古语、梵语的音译句子逐行以注解方式翻译成了藏文(实际上是由藏文译成各语种的)。因此,不懂 汉文、蒙古文、梵文的藏族同胞也能够借助藏文 解理解文义。 贡唐·丹贝仲美大师剧中用藏、汉、蒙古、梵四种语言撰写翻译也有一定的针对性。他在后跋中说, 古印度剧本须用四语而当今藏文剧本用语无一合格者,为弥补这一缺憾特意撰写。他是为了改变当时藏 文剧本用语不符合古印度戏剧理论的现象,特意动用四种真正意义上完全独立的语言创作了该剧本。也 — 38 — 族翻译 2008 年第2 期 (总第69 期) 正是运用了四种真正意义上完全独立的语言,无意间使该剧本不仅成了中国第一部最早用多语种创作 翻译的文学作品,而且很可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最早用四种独立的民族语言创作翻译的文学作品。目 前限于资料,不宜称它为世界上第一部最早用四种语言创作翻译的文学作品。不过可以肯定贡唐·丹 贝仲美大师的四语运用成就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所敬重推崇顶礼膜拜的古印度戏剧大师们。因为古印度 戏剧大师们使用的四语 不是四种互不隶属的独立民族语言,而是彼此沾亲带故的四种方言(阶层用 语职业行话)罢了。 从作品所用藏文与各语种的关系方面讲,笔者认为不是直接使用四种语言同步创作一气呵成的, 也不是边写边译轮流交叉齐头 行一蹴而就的,而是先用藏文统一撰写全文,再从藏文翻译成其他文 种的(当然不排除个别短句的即兴直接插写)。 主要理由有三:(1)藏文行文通篇行云流水,整洁顺畅,找不到任何翻译的痕迹。(2)作品的后 跋所提供的写作年代和 《传》所提供的写作年代之间有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由此可以判断出,该作 品初期完成后,还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修改加工的扫尾阶段,这个阶段恰巧就是翻译的阶段。(3)全 剧的结尾回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