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大学生对课外辅修态度调查报告whut精选
目录
团队成员及分工 1
摘要 2
前言 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2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2
三、研究方法与方案设计 2
研究方法 2
问卷设计 2
调查对象 2
调研分析 2
一、辅修的动机与影响选择的因素 2
(一)辅修动机与目的 2
(二)影响辅修选择的因素 2
二、辅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一)出勤情况 2
(二) 课堂表现
(二)学习兴趣 2
(四)辅修时间协调及安排
(五)坚持意愿
三、辅修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2
(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2
(二)辅修教学管理的问题 2
8-9页
思考与认识 2
一、初步探究辅修价值
二、针对辅修问题的初步对策
参考文献 2
附一: 2
实践心得每人一份 一页半 1500字 2
教师访谈稿
正在辅修同学的访谈稿(已完成)
一份调查问卷
摘要
辅修是指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以自愿选课方式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并依据修读的辅修学分申请获得相应的辅修证书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主修为依托,是对主修的一种补充和扩展。
随着知识与经济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多方面
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跨学科人才,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也逐渐趋向于“宽口径、厚基础”。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种培养模式,参加辅修在高校学生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然而辅修是否真的是百利无一害的金牌选择,是什么原因造成许多同学选择半路放弃,如何实现学生们的科学辅修,使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与自身综合发展的期望不流于空想等等,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定量分析,调查对象为参加武汉七校联合办学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3所高校辅修的大学生,涉及各校经济类、管理类、文法类、语言类、金融类等5个辅修专业大类,有效样本为399份,笔者希望通过大样本的定量分析来把握目前高校辅修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增进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在相关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论文揭示了学生对课外辅修学习的态度看法和对辅修教学管理期望建议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统而观之,学生在选择辅修专业时存有盲目性;出勤情况不如人意,连续上课以致疲劳低效;而辅修专业可选择门类十分有限,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管理比较松散。本研究认为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观角度,学生选择专业动机存在非合理性。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辅修专业时是为了缓解日后就业压力或盲目跟风,而非兴趣所在,而辅修又是场持久战,因此容易产生倦怠情绪甚至放弃。同时部分学生的态度不够端正也是主要原因;客观角度,辅修的专业选择范围较小和课程安排的过于紧凑,交通不便是主要因素。大多数辅修的课程占用周末两天时间,半天或一天只上一门课程,有时休息时间不固定,同学们周一到周五都要在本校主修,使辅修学生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加之武汉的交通状况不便,辅修确实是巨大的考验。
【关键词】:大学生、辅修、态度;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主辅修教育是目前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纵观国内外, 主辅修制度早就被一些知名大学采用, 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都开设了丰富的辅修专业以供学生选择。有些学校的院系还要求学生必须辅修一门专业,如卡内基-梅隆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系要求该系所有本科生要辅修非本专业领域的一门专业,并把它作为获得本科学位的要求之一。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逐步向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运行机制过渡。主辅修制度被国内高校接受并且得到广泛的推广。
旨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相互促进的开放式教育格局,拓展人才成长的途径,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2001年教育部直属的武汉地区7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各自拿出特色优势专业联合办学,七所学校的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这一举措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求知的目光,参与七校联合辅修的人数连年递增。
然而,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很多人争先恐后报名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中途放弃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辅修这条路到底该不该走?据此,以往很多学者从辅修管理制度上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许多建议。如今,笔者从大学生对课外辅修的态度看法这个层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生的内心想法与需求,旨在为他们的科学辅修提出建议。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辅修的调研分析,可为各高校的辅修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为教研者们研究主辅修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数据,有利于帮助高校完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机制,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现实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