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说课稿
说课设计: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大气的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天气与气候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节的重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海陆热力性质和季风形成之间的关系。
难点:1.1月、7月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变换;
2.西南季风的成因。
二、说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中“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为:
1.读“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读“亚洲季风图”,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说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形成及特征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中“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过程与方法目标为:
1.根据物理上关于比热容的知识,分析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根据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状况的不同,分析气压带分布的差异。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手段,表达自己学习本课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同学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和“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为:
1.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
2.通过季风环流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季风给我国带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关心和爱护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
三、说教法:
1.地图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对课本上幅地图的判读、分析来实现,地图法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将静态信息加工成图、色、形、声的动态信息,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①在亚洲印度附近副热带地区,为什么是低压,而不是副热带高压?②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2.读图2-2-14“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讨论分析:①北半球冬季,亚洲副极地是什么气压?原因是什么? ②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3.读图2-2-15,分析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空气是怎样流动的,为什么这样流动?
4.东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为什么?
5.读图2-2-15,分析南亚1月、7月各吹什么风,为什么?
各小组根据需要探究的问题,制定组内合作学习方案,有分工,有合作,共同参与探究活动。阅读课本、地图册及相关资料,记录要点,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组达成共识。
在学生小组活动的同时,教师要巡回观察学生分组学习状况,适时帮助、鼓励或点拨,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特别留意参与程度不够的学生。
第三步:知识构建,能力提升
通过对探究问题的合作分析,各小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
1.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冬夏季,海洋和大陆的气压状况将发生季节性转换。
2.海陆季节性气压中心对气压带的影响
海陆分布特点 气压分布特点 北半球 海陆面积相当且相间分布 陆地、海洋分别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随季节发生变换 南半球 陆地面积较小,且中高纬度地区海洋连续分布 地表性质均一,特别是30°S以南的地区,气压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3.季风环流的形成(联系生活实际引入)
(1)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重点分析南亚夏季风的形成)。
(3)东亚地区的季风最典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4)学生活动:读图2-2-15,完成下表(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对比):
季风区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源地 风向 源地 风向 东亚季风区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风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亚洲东部 南亚季风区 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