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汉语语法研
第五讲 特征理论与语义特征分析 一、语义特征分析方法的产生 语义特征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开始运用的一种语法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是基于变换分析的局限性而采用的。因为变换分析虽然能够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但对造成歧义句式的原因缺乏解释能力,于是研究者试图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解释歧义现象。陆俭明在《语义特征分析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一文中对语义特征分析作了详细的论述。前边我们讲过的“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句式是个歧义句。通过变换分析可以分化为“A式”和“B式”两个不同的句式: “A式”: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 (例如:戏台上摆着鲜花) “B式”: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 (例如:戏台上演着京戏) 这是两个格式相同(词类序列相同,内部构造层次相同,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考察发现,造成歧义是与句式中的动词有着极大的关系。先看“A式”的实例: a 台上坐着主席团 b 门口站着人 c 地上蹲着一个人 d 床上躺着病人 e 门上贴着对联 f 桌上放着几本书 g 黑板上写着字 h 墙上挂着画 i 胸前别着校徽 j 树上钉着广告牌 可以发现,这些实例的动词,如“坐、站、蹲、躺、贴、写、挂、钉、别、放”等,虽然具体的意思各不相同,但是又都具有某种共同的语义内涵,那就是“使(某种物体)附着(于某处)”,简称“使附着”。查阅词典,果然对这些动词的注释有极大的相似之处。《现汉词典》的解释: 坐: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以支持 身体重量。 站: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踏在物体上。 蹲: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 地。 躺: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 跪: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立:同“站”。 贴: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东西上。 放:使处于一定位置。 写:用笔在纸上或其他东西上做字。 挂: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 的一点或几点。 别:用别针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 体上。 戴: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 钉:用钉子、螺丝钉等把东西固定在一定的位置。 绣: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做成花纹 、图像或文字。 把这些出现在“A式”中的动词记为“动词A”。那么,“动词A”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可描写为:动词A:[+使附着] 相应地,也可将出现在“B式”中的动词记为“动词B”。“动词B”不具有“使附着”的语义特征,可描写为 动词B:[-使附着] 这样也就可以把前面那个“名词L+动词+着+名词语”的句式直接根据动词的不同,而分开来表示为: “A式”:名词L+动词A+着+名词语 (例如:戏台上摆着鲜花) “B式”:名词L+动词B+着+名词语 (例如:戏台上演着京戏) 以上对歧义句式的分化采用的就是“语义特征分析”。主要是句式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动词所具有的语义特征不同造成的歧义。 二、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和所遵循的原则 “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是从语义学中借用来的,原来是指某个词语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语义学分析、描写词的语义特征,目的有三: 一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一个语义类再进行细分类。 二是凸显同属一个语义类的词语相互之间的差异。例如:“火”、“光”是同属一个语义类,即“可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它们在语义上相互有区别: 火:[+现象,+光亮,+温度,-速度,+形体,……] 光:[+现象,+光亮,+温度,+速度,-形体,……] 这里就凸显出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因此有“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