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本教育与信息技术(整理)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内容覆盖面比较广,更新快,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更是被大家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给予了厚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看一下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多数时候都是老师给出一个范例,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尝试制作,老师给出一个范例本身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一切都在老师的计划内,即便是有点新鲜的东西出现,同学们也会觉得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这就是典型的师本教学模式,尽管也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没有遵守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生本教育下开展我们的教学呢? 郭思乐教授的提出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方法论,充分地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天性来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而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是不是就是在课堂里老师少做事少说话呢?这样做的结果要么学生声音顶天,而内容却是什么都有,或者就干脆沉默无语,很多的时候根本就很难完成既定的内容,和课前设想的结果完全不同。
生本课堂的组成元素有很多,我本人认为比较重要前置作业,课堂讨论,老师的引导组织。
前置作业,也叫做前置性研究,前置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握好前置作业的“度”,让学生可做内容,有需要思考的内容,能够让学生通过对前置作业的完成有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按照生本教育思想,我们要允许不同学生对前置作业有不同程度的研究。
“裁判”,只是作为参与者,点到为止,把他们引到“正道”上就可以了,剩下的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生本教育与信息技术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理念的最根本出发点在于,把学习还给孩子,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我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生本教育的具体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先做后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在生本教育中提倡 “先做后学”,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教学中,我利用学校淘汰下来的计算机进行教学。我首先让学生动手安装计算机硬件,硬件安装好后,紧接着要装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装好后,还要装各种应用软件。没有现成的软件怎么办,有的同学就提出可以利用网络,这就引出了计算机如何连接网络,连接网络后如何下载等一系列相关的知识。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既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和网络连接方法,又保持了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在做中学。
(二)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达到不教而教的教学效果。
再例如我在讲解《博客》的教学上,通过前两节课的教学同学们都已经注册了各自的博客,紧接着就是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博客。首先让学生说出博客有哪些功能,然后让他们说说如何记住博客的网址,好多学生都发现了记博客网址的好方法。这些方法都比老师教给他的方法好记多了。接下来是本课重点:各自发表一篇文章和对访问者的提问进行回复,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通过翻阅教科书,同学互相探讨,通过网络查询,80%的同学完成了任务,从而收到了不教而教的教学效果。
有了生本教育理论,就看我们要怎样去实施。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我也曾误入其中。接着又学习生本的理念,我认为生本课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前置作业,二课堂讨论,三是老师的引导组织。
生本教育是一个教育理念,理念的应用离不开我们实践,我们所要找寻的就是一条适合学生学习、发展、成长的一条道路,教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有我们坚定走这条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多想办法,相信我们的生本教学会开展的越来越好。
“生本教育”理念来到身边已快三个月了,在这段时间中,有激动、有迷惑、有矛盾、有彷徨……有太多的感受。从最初看郭思乐教授写的有关生本教育案例之后的激动,到自己想付之于实践但不知如何下手的彷徨,再到实践之后很多的迷茫。但是我想,这三个月的时间太短暂,对于刚接触“生本教育”理念的人来说,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与历炼。我想小结一下这段时间以来的实践情况。
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大都是老师或者学生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跟着练习。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教学目标,但由于一星期只有一节课,所以同学们遗忘得也比较快。有了“生本教育”理念之后,我进行了反思:生本的课堂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记得更牢吗?传统的课堂为何缺少生本课堂上的勃勃生机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师本的课堂上,学生只要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不需要自己动多少脑筋,只要记住步骤就可以了,但死记步骤往往忘得也快。师本的课堂也很少有学生会提出问题,表面上看一节课上得很顺利,似乎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一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习惯性地求助于老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