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培养数学阅读 提升自学能力
南通市第二中学 杨小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归纳了阅读的七个步骤:①辨识.读者对字母符号知识的掌握;②吸收.眼睛吸收阅读材料,再由视觉神经传输到大脑的过程;③内部综合.将正在阅读的信息和其他相关部分链接起来;④外部综合.将以前学的知识和现在阅读的新知识整合起来;⑤贮存.把信息贮存在大脑中;⑥回忆.在将来需要时,从记忆库中提取出所需要的信息;⑦交流与表达.由此可见,阅读反映了阅读者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吸收知识,这样能有效促进阅读者自学能力的提高. 数学阅读也是学生认识数理知识的开始;是成功解题的前提;是把握试题本质的基本功;是促进学生思维和其他心理能力发展的过程。
笔者通过访问本校的学生发现,在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教材主动获得数学知识”和“听老师直接讲授获得数学知识时”,学生更愿意选择直接听老师讲。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阅读教材不重要,因为老师会将教材上的内容直接写在黑板上,对于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定理,公式,会用就行了。如果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教材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时,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反映读不懂。有些高中学生在做题时,有些概念,定理,公式老师讲的时候会用,独立做题时就不知所措;遇到题意隐晦些的,题目长一些的试题,就分不清试题主次,分不清试题层次,把握不住问题关键,无从下手;对于某些常见错误,重复犯错。究其原因,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缺少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阅读,理解;缺少对试题的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缺少对同类问题,常见错误的阅读整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过关于“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的重要论断。
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造成了学生数学阅读的缺失。其一,教师提供不了学生较好的阅读材料,许多老师也很少阅读教材,缺少对教材的思考;其二,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老师认为,学数学就是学生课上、课后会做题,尤其是课上阅读数学材料太费时的教学观;其三,教师不重视学生对数学的发现,猜想,归纳和直观背景的感受;其四,学生缺少主动阅读习惯,阅读的正确方法,阅读水平不高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大量阅读是最有效的方法。下面笔者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尝试数学课堂阅读,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一.在概念、定理及公式的学习中,培养数学课堂阅读
助学式课堂是笔者所在学校实施课堂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助学式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互学为主的基本形式。助学式课堂的基本环节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巩固深化”,贯穿助学式课堂的一条主线就是学生的课堂至少15分钟进行数学阅读。笔者充分考虑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课堂阅读,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助学案。
案例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新授课助学案部分内容
利用身边的工具(如笔可以比作直线,桌面可以比作平面......)你发现了直线与平面有哪些位置关系?并按下列要求填空。
(1)观察这些位置关系中,你得到直线与平面的公共点个数分别有几种情况?
(2)按照直线与平面的公共点个数,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用图形语言表示:
图① 图② 图③
(3)并将上述位置关系用相应的符号语言表示:
图① : ; 图②: ;图③: 。
阅读课本32页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与你的发现一致吗?
(4)按照直线与平面的 个数,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分为以上3种,分别用文字语言来表示:
图① : ; 图②: ;图③: 。
(5)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 ,记作 。
我们已经了解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其中直线与平面平行是很重要的位置关系,那你知道究竟如何判定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吗?
动手操作:利用身边的梯形模型,并完成下列问题。
已知:梯形,
将梯形的底边紧靠桌面(记桌面为),将梯形绕转动(如图),转动过程中,观察所在的直线与平面有哪些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
(2)将梯形的腰紧靠桌面(记桌面为),将梯形绕转动(如图),转动过程中,观察所在的直线与平面有哪些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
为什么都是梯形绕一边转动,但两个问题的答案不同呢?你觉得使得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即 ,(用符号语言表示)
案例2: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定理的新授课助学案部分内容
回顾旧知
(1)设与的夹角为,=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暨南大学周健2007夏基本.DOC
- 汉语文高中-中公教师考试.DOC
- 江州区开展阳光效能主题活动-崇左江州区.DOC
- 江苏大丰2012年第一次调研考试.DOC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PDF
- 江苏扬州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考试-VCM仿真试验.DOC
- 江苏普通高中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地理.DOC
- 江苏第十九届运动会群众比赛项目各单项竞赛规程-江苏体育局.DOC
- 江苏常州武进区局团伙入室盗窃案件.PPT
- 江门宜大化工储运有限公司码头及库区一期工程-惠州大亚湾经济.DOC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