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络病综述初稿
络病学理论研究及临床指导
赵云超
作者单位:07级中医系中西医临床一班 学号070102230112
[关键词]络病 理论研究 临床指导
络病学在中医研究领域里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内容 从古至今很多文献记载古人从基础理论 、诊断 、治疗等方面络病逐步认识 [1]在络病学概念上进行研究与探讨,其认为大络与别络可同称大络,别络和大络均是从经脉支横别出的络脉的干线部分,别络是从经脉的络穴分出的,大络是从络脉体内部分分出的,二者均是经脉气血营养体内外组织器官的重要通道,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应用络病理论来阐释经典著作,使一些理论有了新的阐释,更易于理解应用,翁超明[2]应用络病理论解读六经辩证的本质,将络脉空间层次的概念引入伤寒论辨证体系,将人体表中里三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于辨证,将六经辩证使之理解为六病辩证,体现按部定证,辩证定性,据证定方。不少人将络病理论运用于阐述脏腑的生理,王进[3]等探讨生理情况下心阳温煦外合脉管生络,化赤生血养络,血气调达通腑,五神通泰维络,形成了络体及络神,促进络脉正常生长、分布和络中气血流利,气血乃灌溉温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这一过程构成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皮毛肌腠营养轴线(血气循环轴线),蒋狄[4]等指出脏腑病与经络病均存在气血与功能之变,然气血变化是经络病变的重要因素。因为脏腑与经络各自功能不同,病变对应不同,治法也不尽相同。不同医家理论研究,可以明确不同医家对疾病认识的不同,江玉[5]对叶天士络病学说与刘河间玄府理论进行比较脉络与玄府均是遍布全身内外上下的微观组织,但在形态上,玄府似较络脉更为精细,两者重在通畅,但络脉重点在于血,而玄府的主要生理功能定位于流通气液,并与神机的运转密切相关;络病与玄府闭塞是人体基本的病理改变,实质在不通,络病为络阻,玄府及水瘀,水瘀包含气机郁滞、血脉瘀阻与津液失输;两者均以通为治则。络病还不能完全用现代医学解释,李忠[6]正认为在研究络脉与脉络时不能简单的用现代医学的微循环与血管来解释,络脉是一个沟通表里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血管而络脉及血络,指的是细小的血管。
2临床指导
古今许多医家对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进行阐发,吴瑭对于久病痼结,常从治络入手,对肝病提出“治肝必治络”的主张,治痛创立“宣络治痛”的法则;王清任将补气与活血通络法结合创补气活血通络法;唐荣川提出“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的论断;何廉臣将入络学说引入水肿的治疗中[7]。现代络病理论的用于临床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祥云[8]针对络病治疗,把驱邪思想作为临床治疗理念进行探讨,把“驱邪”不局限于“攻邪”方法的使用,在络病中和法、温法、活血化瘀法均可驱邪,本着“络以通为用通,以祛邪为先”这一原则,认为“扶正祛邪”也是驱邪的广义延伸。糖尿病至今尚不可治愈,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临床可考虑,贾朗[9]在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理时用久病入络解释主要归为两类络脉空虚不荣则痛与络脉瘀滞不通则痛。治疗以疏通络脉、驱邪为第一要务活血化瘀通络为其大法,驱邪扶正、攻补兼施为万全之策。李泽光[10]认为糖尿病足因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多种致病因素致经络不畅、机体失养或复因感受外邪损伤肌肤等因素而诱发,因此活血通络贯穿始终,并提出草木类药物在初期应用尚可奏效,病久宜用虫类药。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属难治性病,其预后多不良,袁国强[11]等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机制为脑络络气瘀滞或虚滞而导致脑络瘀塞的病理过程,针对此病机确定以通为用的原则,临床上以通心络胶囊为代表方治疗。刘书堂[12]等从络论治颈椎病,并提出代表方药颈复康颗粒,该成药具祛风散寒燥湿通络,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健脾柔肝养经络之功,为从络治疗颈椎病的代表方。络病理论在妇科临床方面指导应用,主要针对治法进行探讨,茅晓[13]以通络学说论治盆腔瘀血综合征针对不同证型提出了相应治法:辛润通络,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辛咸通络。络病方药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王平[14]等用通络中医络病益气汤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3.08%)药用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对于精神病的病理及治疗崔林华[15]等应用络病学来阐释精神分裂症发病并针灸选穴治疗,病理变化为络气郁滞、络虚不荣、络脉瘀阻,通络为总治则选穴以开窍醒神、利气醒脑的穴位为主如合谷与太冲,同时配合百会、神庭、四神聪等,还可用特定穴如原络穴、八会穴、郗穴等;对于络之虚证补以血肉友情之品,用灸法扶正补虚。关于慢性前列腺炎应用络病理论的论治宋师光[16]认为前列腺导管常因炎症刺激、纤维变性而管腔狭窄,致前列腺导管内分泌物瘀积不出,此与络脉阻滞、气滞血瘀、津停痰结的病理变化相符;其基本病理变化是瘀毒阻络,气虚为本、瘀毒为标,临床治疗以补虚药物为基础配伍化瘀通络、活血解毒药物(常用药有水蛭、僵蚕、穿山甲、地龙等)。
3小结
络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