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校友拳拳真情-金陵中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耄耋校友拳拳真情-金陵中学

耄耋校友 拳拳真情 彭卫平 2008年9月30日,金陵中学迎来了建校120年华诞,这是金中学子翘盼已久的大喜日子。母校校庆吸引许多学子从五洲四海回到她的怀抱,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校友,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母校的感情愈加深厚、愈加浓烈。校友会的老师在校庆前后就接待了多位耄耋老校友,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母校的拳拳之心。 1928年入学、34年毕业的92岁的张训尧老校友原是杭州的大学教授,现住南京女儿家。闻讯母校120周年校庆,9月19日下午,他迫不及待地要女儿陪同,赶在校庆前来到学校。他精神矍铄,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史馆,从一张张老照片中认出了当年的许多老师和同学,拾起了一串串对七十多年前金中生活的美好记忆。 96岁的叶延燊老校友也是1934届毕业生,这次特地一个人从台湾回来,是参加金中120年校庆庆典活动中年龄最大的。20年前,金陵中学100周年校庆时,叶老回过母校,见到了教过他数学的向培豪老师,还找到了他们班毕业时栽种的松树和树下埋在土里的石碑。9月30日他再回母校,虽然遗憾一个熟人都没找到,但他欣慰母校变化很大,校园很美,钟楼还是那样巍然,钟楼北面他亲手栽种的老松树依然苍翠挺拔,树下一尺多宽、半尺高的石碑上、从右到左刻着的“百年树人”依旧清晰。看到松树和石碑,叶老兴奋得像见到了久违的老友,请接待老师为他拍照留念。叶老说他们那一届毕业时,在钟楼北面种一棵松树,立一块石碑,就是想在母校留个纪念。“当时也不知是谁的主意,这个想法真有创意!太妙了!看到它我就想起以前的事。希望下次校庆我还能来!能再看看这棵松树、这块石碑!” 松树和石碑寄托了金中学子对中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对母校的深深眷念与感恩之情。 1924年毕业的老校友赵敏学原是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安徽省人大副主任。他从报纸上看到金中120年校庆的报道后,非常激动,不顾自己102岁的高龄,10月14日让女儿、女婿和外孙陪同他,开车专程从合肥来到南京,回到阔别84年的金陵中学,看看母校的巨大变化,感受校庆的喜庆气氛,欣喜万分,在校园里、钟楼前拍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曾在北京外交部从事翻译工作的85岁的陈公绰是1940届万县金中高6班校友。他关心母校,曾为学校校史研究提供过帮助。为祝贺母校校庆,金秋十月他踏上了回访母校的征程。他先从北京坐火车去重庆,回访曾经学习生活过的万县金中原址杨家花园,然后在侄子陪同下坐船到南京。10月23日上午他来到母校金陵中学,饶有兴趣的仔细参观了校史馆,并在自己提供的高中毕业照前留影。他虽然没有在南京的金中读过书,但漫步在校园里,他说有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钟楼、图书馆、百年校庆纪念碑、校训碑……一切都使他感到分外亲切,值得留念与珍藏。 102岁的赵敏学校友(左二) ? 96岁的校友叶延燊专程从台湾回母校参加校庆 ? 92岁的张训尧校友参观校史馆,找到了他的同学 85岁的陈公绰校友在毕业照前留影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