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时代俄罗斯轨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京时代俄罗斯轨迹

普京时代的俄罗斯轨迹      2006年,俄罗斯的“普京时代”进入第六个年头。从执政伊始就立志“重振俄罗斯雄风”的普京,面对美国的不断挤压和国内分裂势力的挑战,始终以难得的冷静和有力的手腕,日益纯熟地操控着这艘庞大的北方巨轮,在风波险恶的世界政经大洋中坚定前行。   近年来,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北约东扩的步伐、伊朗核问题的口角、“颜色革命”背后的博弈,都清楚折射出美压缩俄战略空间的意图。面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步步进逼,普京选择了合理实用、步步为营的策略。   在斗争加合作的国际舞台上争取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是俄与美商讨重大国际问题时奉行的基本原则。同时,通过在世界热点问题解决上与重要国际组织和其他大国的合作,俄罗斯加强了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显示了自身影响力。   在车臣,俄政府一面施以重拳,击毙了包括马斯哈多夫在内的多名恐怖分??,目前,车臣国家权力机构已搭建完毕。   普京合理的实用主义政策不但成功制止了俄国家崩溃的趋势,而且逐步实现了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左右。普京也曾自豪地说,俄已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行列。   政绩突出、深得民心、拥有较高支持率,这些都是普京令人艳羡的资本,不过也正因为他的强势,多少遮蔽了俄罗斯其他政治明星的光芒,也提高了民众对其接班人的期望值。   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关切在于,我们北方的这个庞大邻国,究竟何时能够实现“重振昔日雄风”的梦想?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对未来的中国和世界又将意味着什么?      普京与他的左膀右臂       在俄罗斯,是专家治国还是铁腕治国?这是一个问题。而目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俄罗斯政坛出现的微妙变化,这个足以让世界瞩目的问题,摆在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执政团队的面前。            从左至右:伊万诺夫、谱京、梅德韦杰夫      被普遍认为将在俄罗斯政坛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又多了一个政治资本――最近荣升为副总理,具备了协调整个强力机构的权力。   但同时,这位俄罗斯首位文职防长也多了一个竞争总统宝座的对手――年仅40岁的俄总统办公厅原主任、新任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   俄罗斯舆论认为,普京已启动“接班人工程”。目前暂定的两名候选人中,梅德韦杰夫为主,伊万诺夫为辅。而他们今后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工作业绩。   选择同是克格勃出身的伊万诺夫,意味着将延续铁腕治国的方针;选择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师弟梅德韦杰夫,则可能将俄罗斯引入专家治国的轨道。      改革进入“深水区”   俄罗斯政治技术中心副主任马卡尔金认为,2006年或2007年初,俄罗斯总理可能换人――由于临近2008年,因此总统接班人将会以总理身份参加大选,“对俄罗斯人来说,二号人物接替一号人物是很自然的事情”。   截至目前,普京为其继任者已打下不错的基础。他对政治体制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各联邦主体同联邦法相抵触的法律;规定总统有权解除地方行政长官和解散地方议会;规定地方领导人改由总统提名,地方议会通过;将国家杜马的混合选举制度改成单一的政党比例选举(有助于亲总统的多数党控制议会)――使以总统权力为核心的国家垂直权力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同时,严打恐怖分子令车臣局势趋于平静,叶利钦时代的毒瘤――经济寡头渐被割除,新版《矿产法》出炉,以及国家控股大型油气公司等,都为未来治国者铺平了道路。   然而,铁腕统治给俄罗斯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副作用。   昔日视普京为“民主世界座上宾”的西方势力将其政治改革称作“民主倒退”;拘捕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吓跑了部分外国投资者,并加剧了国内资本外流;匆忙推出的社会福利改革更是引发了普京上台后前所未有的反对浪潮――2005年1月,全国爆发了总数上万人的游行,人们甚至要求普京下台。   为稳定社会,普京2005年岁末推出了国家重点项目。在住房、医疗、教育和农业等领域开展拨款总额1345亿卢布(约合47亿美元)的改革,旨在让民众分享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   但是,这并不像行政“大换血”那样单凭个人权威就能被落实。事实上,俄罗斯改革正走入“深水区”:   如何摒弃陈旧观念、提高机关效率、团结精英阶层、治理官员腐败、吸引国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活力、疏导民众情绪等,都需要由一支专业团队“精耕细作”。      多谋善断的“宰相”   俄心理学家分析普京宣布人事变动时的画面称,总统“对提名人选能否被在座官员认可没有把握”。   的确,这个政治赌注关系到国家命运,尤其是将国家重点项目这个重担交给了梅德韦杰夫。新任第一副总理的身边人透露,总统和梅德韦杰夫都知道这一举措的风险:接手这项工作后,这位有望当上总统的官员可能会提前“引火烧身”。   处于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