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兰芳和孟小冬不了情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不了情
研究梅兰芳的生平历史,除了“梅党”的重要成员齐如山、冯耿光和亦师亦友的王瑶卿、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外,还有一人不得不提到,那就是孟小冬。在当年的菊坛,和梅兰芳一样,孟小冬也是大名鼎鼎,无人不晓。梅兰芳和孟小冬,一个是“易牟而钗”的“伶界大王”,一个则是“女扮男装的头号坤伶”、举世公认的当代“冬皇”。上世纪二直年代,他们之间一段短暂的婚恋,更是旷世奇缘,至今余波难平,影响深远。梅、孟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梅兰芳的人生走向,甚至可以说就此改变了梅兰芳一生的命运。
情生氍毹
1926年,梅兰芳的感情生活出现了一个插曲,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梅孟之恋。”
在这之前,梅兰芳已有了两房妻室。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4岁的梅兰芳正式搭“喜连成”班登台演出。17岁时,因“倒仓”而脱离了“喜连成”,并在那一年与名武生王毓楼的妹妹、名老生王少楼的姑母王明华结为夫妻。梅兰芳自幼丧父,因此他与原配王明华的婚事,是由伯父梅雨田作主操办的。王明华是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善于治家。梅兰芳逐渐走红后,王明华在事业上尽心尽力帮助丈夫,负责为梅兰芳梳头、化妆,并从此打破了不允许女人去后台的陈规。1919年,梅兰芳第一次去日本演出时,王明华伴随在梅兰芳身边。王与梅生了一双儿女之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全力照料梅兰芳的生活,听从娘家的建议,做了绝育手术,不料当时医疗条件太差,两个孩子先后夭折。伯父梅雨田并无子嗣,因此梅兰芳肩祧两房,一双儿女不幸夭折,梅兰芳对此十分伤心。在独生子永儿夭折后,王明华想把本家侄子王少楼认为嗣子,梅兰芳不赞同,夫妻遂生裂痕。加之王明华精明能干,对梅兰芳控制甚严,使得“梅党”朋友心生反感,挑唆梅兰芳于1921年另娶一位有“宜男之相”的新夫人福芝芳。
福芝芳生于1905年,从小喜欢京剧,后拜吴菱仙为师。吴菱仙也曾是梅兰芳的启蒙老师,这就为日后梅、福结合创造了良机。一天,吴菱仙带了福芝芳来梅家借《王宝钗》一剧的本子。梅家见福芝芳是个漂亮而又文静的小姑娘,便转了念头。1920年,梅、福第一次在堂会演出中相遇,从此他们经常有机会同台演出。日子一久,梅发觉福芝芳不但舞台上兢兢业业,演出很有光彩,而且性格直爽,举止大方,待人接物颇懂礼节,暗暗喜欢上了她,不久便托吴菱仙前去求婚。福老太太说,我虽贫寒,但我女儿不做姨太太。梅家以梅兰芳肩祧两房相告,答应将对福芝芳以另一房太太相待,福老太太这才答应了这门亲事。对于梅兰芳的再娶,王明华心中郁闷,不久就在天津病逝。福芝芳顺理成章地正式成为梅夫人了。不料,福芝芳在生育一群儿女后,在夫妻关系上又重蹈王明华的覆辙,于是,“梅党”再次树立起了“对立面”,促成了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短暂结合。
孟小冬比梅兰芳小13岁。祖父孟七是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文武老生兼武净演员,后从北方迁至上海。父亲孟鸿群工文武老生。孟小冬1907年生于上海,受家庭熏陶,自幼喜欢唱戏。9岁时从舅父仇月祥学孙(菊仙)派老生。12岁时,在无锡新世界屋顶花园演出,“挑帘”唱“压轴”戏《捉放曹》,三天炮戏后,无锡被震惊了,称小冬“谭(鑫培)、刘(鸿声)谦擅,是不可多得的童伶、坤伶”。1925年,她18岁时到北京定居,向名琴师陈彦衡学谭派唱腔,并拜余派名教师陈秀华为师,专演余派老生戏。那时北京梨园界的规矩甚严,男女分演,坤伶只能在“城南游艺园”演出。孟小冬在城南游艺园及新明大戏院、北京前门的三庆园等各坤班演出。孟小冬献艺不久,又在北京声名大噪,成为城南游艺园京剧团的台柱。孟小冬这个不到20岁的女老生,已在名角如林、戏班众多的北京唱大轴头牌了。
1925年,北京第一舞台有一场盛大的义演,孟小冬破例作为“坤伶老生”被邀演出。大轴是梅兰芳、杨小楼的《霸王别姬》,倒二是余叔岩、尚小云的《打渔杀家》,倒三就是孟小冬和裘桂仙演的《上天台》,连马连良、荀慧生等名角的戏都排在前面。这场义演对孟小冬来说意义重大。从此,孟小冬在京城声名鹊起,以后的营业戏几乎与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相持平。在接着的一次堂会戏上,她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她唱老生而梅扮铁镜公主,人们就说,他俩是“阴阳颠倒”,旗鼓相当,大为成功。以后梅兰芳唱堂会,如有《四郎探母》,总邀孟小冬合演,梅、孟两人感情更洽,渐生恋情。盂小冬是位极有个睦的奇女子,平时爱穿男装,头发剪得很短,长了一张男人似的漂亮脸蛋,她与梅兰芳因义演而情生氍毹,双双坠人爱河。
1926年8月28日的《北洋画报》上有署名“傲翁”的文章说:“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人,新郎不是阔佬,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大名鼎鼎的梅兰芳。”当天的《北洋画报》上还刊发了梅、孟各一张照片,照片下的文字介绍分别是“将娶孟小冬之梅兰芳溅装)”、“将嫁梅兰芳之孟小冬(旗装)”。那一年孟小冬19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