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案件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品犯罪案件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毒品犯罪案件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号称“国际瘟疫”的毒品,触角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当前的毒品犯罪形势也日趋严峻。2005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做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真正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随后,国家禁毒委立即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禁毒人民战争。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围绕“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这一目标,坚持“打击、防范、管控”并重并举。精心组织开展禁毒预防、禁吸戒毒、堵源截流、禁毒严打、禁毒严管等五大战役,采取领导督办、快捕快诉等措施,依法从重从快打击该类犯罪,保持对涉毒犯罪的高压态势。      一、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归纳      2005年至2008年,该院共受理毒品犯罪案件107件、169人,占受理案件总数的8.2%、总人数的7.1%。其中,批准逮捕163人,批捕在逃3人,不捕或变更强制措施3人。      (一)从发案情况看――毒品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同比增长略有下降。   近三年,鲤城区毒品犯罪案件的数量逐年上升,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鲤城区检察院办理毒品案件13件,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办理毒品案件32件,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办理毒品案件62件,每年上升幅度分别为146%、93.7%。这既说明该区毒品犯罪猖獗,也显示出禁毒专项斗争效果显著。   (二)从作案主体看――无业人员为主。本地人士渐多,文化程度偏低,出现女性犯罪,日趋年轻化。   1、职业因素。毒品犯罪主要集中在无业或无正当职业的人员中。三年来批捕的毒品犯罪嫌疑人中,无业人员占82.3%。其中有的曾经是正当的务工人员,但因企业破产停产而失业走上贩毒道路。其余则多经营赌场、看场或在不正当的娱乐场所做现场经理、坐台小姐等。   2、籍贯因素。本地人贩毒人数日渐增多。2006年该院办理的毒品案件中,本地人参与贩毒3件3人;2007年达28件39人,2008年21件44人。本地人利用其对环境和人脉的熟识度,单独或与外地人团伙实施贩毒的情况日益增多。   3、学历因素。毒品犯罪人员主要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以2008年上半年为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9%。   4、性别因素。毒品犯罪一般以男性为主,但2007年该地区开始出现女性贩毒,当年批准逮捕女性犯罪分子就达9人。三年中女性由过去共同犯罪中的次要地位逐步演变为单独贩毒、运毒或在团伙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如王某等七人贩毒案中,其妻贾某就承担着联系购毒、贩毒、运毒等多项重要任务。   5、年龄因素。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20岁以下的涉毒犯罪分子有2人,占总人数的11.8%;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这一数字达到8人,占总人数32%;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则高达51人,占总人数的42%。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三)从犯罪类型看――贩毒运毒居多,“以贩养吸”严重。   该院在办理毒品案件中发现,涉毒方式近年来逐渐呈现多样化态势,有吸毒、贩毒、运毒、持毒等,其中贩毒运毒数量最多,同时“以贩养吸”最为普遍。吸毒人员为了支付高额的购毒费用,往往购买大量毒品,既吸又卖,为自己吸食提供便利的同时赚取利润以供花销。   (四)从作案手段看――团伙作案渐多,钱货分离明显。   为了分散风险,许多贩毒人员选择与他人合伙贩毒,并雇用“马仔”专门送货。他们平时吃住在一起,接到生意后立即分工合作,衔接紧密。经办案件中更是出现家族贩毒团伙,夫妻、兄弟姐妹、叔嫂、男女朋友之间相互合作、依托,作案形式更加隐蔽。该院近三年批捕的毒品共同犯罪嫌疑人达109人,占批捕总人数的64.5%。同时,贩毒人员也逐步增强反侦查能力,将以往钱货现场交易逐渐转变为钱货分离的交易方式。如毒贩用电话遥控“马仔”先将货存放在指定地点,再通知购买者提货,提货后也不立即付款,送货者与接货者不直接接触。2007年以来的贩毒案件,“上线”大都逃之夭夭,导致毒品来源不清,查处不彻。   (五)从毒品种类看――毒品种类增多,软性毒品为主,出现小包微量化。   贩卖毒品的种类逐渐由以海洛因为主转为以K粉、摇头丸等软性毒品为主。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间,该院受理的17名涉毒嫌疑人中15人涉及海洛因,仅2人涉及软性毒品;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软性毒品开始呈上升趋势,达16人,占总人数的64%;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这一人数达107人,占总人数的88%。   为了逃避打击,毒贩还开始采用小额多次的交易方式。他们携带微量毒品,目标小,不易察觉,一旦被抓。只对少量毒品坦白交代,或称自己吸食,使案件的证据认定愈加困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