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特点
浅析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的特点
【摘要】本文从宋代绘画理论的总体出发,叙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的主要内容,并且从郭若虚品评画家的方法、郭若虚记载画家的史实及此书的分类编写等方面论述了《图画见闻志》的特点。
【关键词】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画家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72-1.5
宋代是绘画理论较盛的一个时代。不仅理论家(包括画家兼理论家)论画,文人雅士论画,书法家论画,官员也论画。这是“汉唐尚武功,宋朝重文治”在艺术上的反映,因而宋朝时期文事特盛。尚文的风气自然是符合统治者艺术趣味的,宋朝统治者本身就爱好书画,并建立了画院,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所以宋朝绘画理论发展兴盛,自然不难理解。
我们现在所见的宋代绘画理论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画家论画,以郭熙为代表;第二种是理论家论画,以郭若虚等人为主;第三种是文人论画,如苏轼等人。这三种理论特点各不相同,尤其以理论家的思想特点更为显著,其代表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
郭若虚,山西太原人,北宋贵族,宋真宗郭皇后的侄孙、仁宗兄弟相王赵允弼的女婿。曾担任供备库使、西京左藏库使,并曾以贺正旦副使、文思副使等官职出使辽国。后因自行逃出辽国,受到降职的处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喜爱书画收藏,他自年少之时便到处收购书画作品,他在查找大量的真迹和资料后,根据自己对书画的所感所想,著有《图画见闻志》一书,从其序中“昔唐张彦远尝著《历代名画记》,其间自黄帝时史皇而下,总括画人姓名,绝笔于永昌元年。厥后撰集者率多相乱,事既重叠,文亦繁衍,今考诸传记,参较得失,续自永昌元年,后历五季,通至本朝熙宁七年,名人艺士,编而次之。”①可得知,郭若虚撰此书的目的,是为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而作。
《图画见闻志》此书共六卷,卷一通论画学,有叙论十六篇:一《叙诸家文字》;二《叙国朝求访》;三《叙自古规鉴》;四《叙图画名意》;五《叙制作楷模》;六《论衣冠异制》;七《论气韵非师》;八《论用笔得失》;九《论曹???体法》;十《论吴生设色》;十一《论妇人形相》;十二《论收藏圣像》;十三《论三家山水》;十四《论黄徐体异》;十五《论画龙体法》;十六《论古今优劣》。卷二至卷四,为《纪艺》,分上、中、下三部分,记自会昌二年(842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二百三十二年间,共二百八十余位画家的传记。各叙其事实,列有小传,间亦引书所言。其中卷三专写宋代画坛情状,分为王宫士大夫、高尚二类,卷首为仁宗小传。接着又分人物、传写、山水、花鸟、杂画五门,以画家所工画科分别归门分类。卷五为《故事拾遗》,记述李唐、朱梁、王署有关艺术的故事,共二十七则。卷六为《近事》,收录赵宋、孟蜀、大辽、高丽的三十二则画坛传闻轶事,可以说此书是继《历代名画记》后又一部画史著作。
《图画见闻志》现存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宋刻配元抄本》、《明翻南宋陈道人书籍铺刊本》、《津逮秘书》、《毛氏汲古阁刊本》、《佩文斋书画谱》本、《学津讨原》本、《梅冈集古》本、《绘事?编》本、《四部丛刊续编》本、《胡文楷手抄本》及现代各个版本。
继张彦远所撰《历代名画记》的时代之后,自唐末到宋朝,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绘画风格方面均在中晚唐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精深。各个门类的绘画都出现具有深远影响的画家,如五代人物画坛出现了周文矩;山水画坛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四大家;宋代花鸟画坛出现了崔白、艾宣,并且在郭若虚编写《图画见闻志》之时,这一时期保留的画家资料及作品资料较丰富,因此卷二―卷四这部分内容所占的篇幅也较大。收录画家为唐末二十七人,五代九十一人,宋代一百六十多人。郭若虚有关这些画家评传是绘画史上极为珍贵的资料,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唐末至宋朝画家生平、作品优劣最重要的文献。这部分内容所具有的价值,除了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唐末至宋代二百八十四人的生平和创作资料外,还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从该书第二、三、四卷的二百八十四人列传中,可以看到郭若虚并没有在谢赫、孙畅之、姚最、李嗣真、张怀?、张彦远等前人品评方法的基础上,继承他们采用分“品”的形式来对之进行评论,而是采用了与前代批评方法不同的方式,另辟蹊径,按照画家社会地位的高下来记传,如《图画见闻志》卷第三《纪艺中》所评论的画家排序为燕恭肃王“燕恭肃王,位尊磐石,名重戚藩,精于像物”;嘉王“皇弟嘉王,维城茂美,副茅士之强宗;醴席余休,命毫煤而取适”等。②这说明郭若虚在对画家进行评定的时候并不盲从于前人,反之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二,郭若虚在品评画家时,记录画家自己有关绘画感想的言说,引用相关评论,并保存品评家的相关言论,这些都成为后来画论画评的重要理论文献。如在徐熙的传记中,将徐熙放入花鸟门
文档评论(0)